【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哪些中国历史与文化?】-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顾思宁的问题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哪些中国历史与文化?】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哪些中国历史与文化?

1回答
2020-06-30 10: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邵时

  北京奥运开幕式中国文化元素大全2008-08-1019:02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以其大气磅礴,精美绝伦,巧妙构思赢得了空前成功和一片赞誉!以老谋子为首的创作团队把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演绎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开幕式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很长时间都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今天把开幕式的视频又找出来回放了好几次,将里面所有中国文化元素都细数了一便,觉得很是过瘾,因才疏学浅,可能还有没注意到的文化元素,恭请各位往上加吧!不妥之处也请指正.

  日晷:

  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最能体现科学魅力和艺术品味的时间雕塑!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通常由铜制的指针和石制的圆盘组成.铜制的指针叫做“晷针”,垂直地穿过圆盘中心,起着圭表中立竿的作用,因此,晷针又叫“表”,石制的圆盘叫做“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呈南高北低,使晷面平行于天赤道面,这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下端正好指向南天极.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也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于是,移动着的晷针影子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晷面则是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古缶(FOU):

  缶本是用来装酒的瓦器,敲打起来就算是音乐了.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约赵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县)相会,名为促进两国友好,实则想要挟赵王,赵王知道秦王脆计多端,担心秦国暗算故借故不去,但谋臣蔺相如与大将廉颇等考虑再三,却主张赵王赴会为上,如果不去,反而被秦国笑话,灭了自己的威风.赵王认为二位大臣说得有理,决定应约去渑池会见秦王,并命令蔺相如同行,大将廉颇在边境上布置重兵,以防不测.宴会上,秦王盛气凌人,并假装酒醉,旁敲侧击,戏弄赵王,说道:"寡人听说赵王善于弹瑟(一种古代弦乐器),今日盛会,请赵王弹一曲助兴".赵王不敢不依,勉强弹了一曲.哪知,赵王正中圈套,秦国的史官赶快把这位事记载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此情景,非常气愤,上前对秦王说道:"赵王听说秦王很会击缶,今日胜会,也请大王击缶助兴."秦王不肯,厉色拒绝,蔺相如再次相请,说道:"大王如果一定不依,在这五步之内,我愿意以颈血溅在大王身上."秦王左右立即拔出刀来,要杀蔺相如.蔺相如面不改色,大声喝斥,众人吓得口瞪目呆,空气异常紧张,秦王为了解除眼前的危机,迫不得已在缶上敲了几下.蔺相如立即命令赵国的史官记下来: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这里秦王所击的缶,就是窑字里面的缶,它是古代的一种陶器,用来盛酒的.春秋战国时候曾经拿它当作乐器.我国的文字最早是象形文字,"窑"字形成这样的结构,有它一定的依据.这使我们从某一个侧面考证到,最原始的窑炉是利用现成的山洞,或者挖掘洞穴,用石头砌成,在里面焙烧"缶"一类的陶器.直到后来的龙窑,阶级窑,甚至今天的倒焰窑,隧道窑,也都有一个"洞穴",这就是烧成室,在里面焙烧各种制品,它是用各种耐火材料砌筑的;里面焙烧的制品不是古老的简单的"缶",而是各式各样的精致的陶瓷制品.

  千里江山图:

  《千里江山图》宋代画家王希孟作.画卷表现了绵亘山势,幽岩深谷,高峰平坡,流溪飞泉,水村野市,渔船游艇,桥梁水车,茅蓬楼阁,以及捕鱼、游赏、行旅、呼渡等人物的活动.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效果,使画面爽朗富丽.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人物活动栩栩如生.充满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境界的向往.

  造纸术:

  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发明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活字印刷:

  北宋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进雕版印刷这些缺点.毕升是北宋中期的一个普通平民知识分子,当时人称布衣.他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升活字印刷术的方法是这样的: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象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旧时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文房谓书房.北宋苏易简著《文房四谱》,一名《文房四宝谱》,叙述这四种文具的品类和故实等.这些文具,制作历史悠久,品类繁多,历代都有著名的制品和艺人.如安徽泾县(原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的宣纸,歙县(原为徽州府治)的徽墨,浙江吴兴(原为湖州府治)的湖笔,广东高要(原为肇庆府治,古名端州)的端砚,以及与端砚齐名的歙县(原歙州府)的歙砚.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流传了三千余年不曾中断,本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在中国古代社会漫长的历史阶段中,“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而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琴者,情也;琴者,禁也.”吹箫抚琴、吟诗作画、登高远游、对酒当歌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的生动写照.

  太古遗音:

  古琴造型优美,历来为制琴家所重视,南宋芝翁的《太古遗音》,是我国最早载有古琴样式的古籍.在存见的古琴中,最常见的为伏羲、仲尼、联珠、落霞和月型等式样,古琴型式虽多,但只是在项部和腰部向内弯曲上有所不同而已.宋代以来,琴制由大渐趋狭小.一般说来,《太古遗音》琴制为中琴,唐琴属于大琴二列.我国制琴历史极为悠久.唐、宋是古琴制作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造型美观、工艺精巧、音响宏亮、音色优美的珍品.“太古遗音琴”出现于晚唐,长122厘米,额宽22厘米,尾宽14厘米,背面龙池上方刻行书“太古遗音”,池下刻篆书“清和”印.曾由已故山东琴家詹澄秋珍藏.古琴音乐主要受儒家中正和平、温柔敦厚、“德音之谓乐”和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微淡远等思想的影响.

  卷轴画:

  在中国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国长期战乱,南北对峙,朝代频频更迭,却使当时的学术思想格外活跃,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砖刻以及漆画等都已蔚然可观,出现了开宗立派的专业画家、书法家,而且,作为奠立中国绘画理论基础的“传神传”、“六法论”也在这一时期提出.在绘画上,被尊为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最具有代表性.

  书法: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中国汉字是劳动人民创造

2020-06-30 10:59:2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