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在包头,谁知道这儿的民族风俗?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新的问题

  我的家乡在包头,谁知道这儿的民族风俗?急

  我的家乡在包头,谁知道这儿的民族风俗?急

1回答
2020-06-30 20:4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洋志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也是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杀猪宰羊、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开门爆竹、除夕守岁、迎禧接福、祈求丰年……

  大小雪宰猪羊、过腊八打冰人、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如今,一些农村仍然保留着这些习俗.

  “小雪杀猪,大雪宰羊”,这是当地农村的风俗习惯,每到小雪大雪两个节气,村民们便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了,无论哪家宰畜,邻居、亲朋们都要过来帮忙,你磨刀、我烧火、他宰杀.杀了猪,东家还要用腌酸菜、卤豆腐、宽粉条、沙土豆做一锅被称为“民族团结饭”的杀猪烩菜,再配上热腾腾的二米饭,略备薄酒、小菜,邀请四邻聚餐,寓意团结、和睦、万事兴旺.

  进入腊月初八,就算迈进了年关的门槛.腊八这天,天没亮的时候,就准备熬腊八粥,大米、小米、花生米、红豆、红枣、桃仁、葡萄干等等放在一起,熬上一大锅,乘着天刚蒙蒙亮热乎乎地喝下去,象征着来年的丰收和安定.“腊八打冰人”也是过腊八的一个重要内容.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院角墙根处冻一个小冰人,腊八那天把红豆倒在冰人的头上,传说来年便可以一帆风顺、五谷丰登.

  腊八一过,村里的家家户户便开始蒸馒头、炸糕、炸麻花、炸馓子……忙着准备年货了,如此热热闹闹地忙乎着,转眼便到了腊月二十三———小年.传说这一天,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日子,萨拉齐等旗县区村镇的居民都有焚烧灶王爷画像、吃麻糖糊嘴、啃猪头解馋的传统.记者在萨拉齐下毛庵村便看到了这样的情景.村民们把猪头煮到了锅里,熟了之后在给锅灶里塞几片“猪头肉”祭灶,人还要吃一些事先蒸好的年糕糊嘴.等到焚烧了灶王爷的画像,大家便开始打扫房屋除尘驱邪.“现在的年轻一代已经很少有人知道过小年还有焚烧灶王爷像、啃猪头祭祀、除尘清洁的习俗了.年轻人往往只是遵照旧历,购买麻糖糊糊嘴,香香甜甜地过个小年.”村民李大娘笑着说.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熬年守岁迎接“各路神仙”.全家都要围坐在一起宴饮谈笑,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并与远在异乡的亲朋好友通过电讯网络互相拜年祝贺新喜,为传统的新春佳节绘上时代的色彩.同时,一家人还要团聚在一起包饺子,在饺子里放置钱币测富,之后再闷一锅隔年米饭,寓意年年有余、生活富足.

  初一的钟声响起,家家户户出门接神,爆竹齐鸣旺火熊熊,人人都期盼着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一年更比一年强.天亮后,几乎所有人都忙着拜年,同事之间、邻里之间、亲友之间、家族家庭、长幼尊下,大家都在相互恭贺彼此问好;路上只要碰到熟人便上前道个恭喜平安.而过年,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便是收压岁钱了,“爷爷奶奶过年好!”一声祝福便能赚一个红包,大人们笑嘻嘻,孩子们乐呵呵.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古时讲究遵守各种禁忌而不出门.据了解,我市一些乡村还有在太阳出来时掀起炕席打扫炕土后倒掉,或者将烂衣破衫扔到院墙外,更有一些人家倒掉从元日以来积存的垃圾等习俗,称为“送穷”.破五以后人们开始干活,过年的气氛日渐稀疏,所谓“五日年下”即是指此.

  总的说来,春节是民间百姓尤其是庄稼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时值农闲,忙碌了一年的庄稼人藉此放下一切农活,休生养息,娱乐身心.春节期间的种种习俗禁忌,于农事毫发无损,反倒给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了机会.如今的春节,团圆祥和的气氛最为浓烈.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乡交流,农民进城务工、农家子弟在外读书工作的越来越多,都市文化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广大农村,于是春节也成为合家团圆的隆重节日,也成为城乡信息交流的重要时刻.

2020-06-30 20:49:1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