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苏曼的问题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

  某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溶液》这一单元时,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并进行相关归纳,请你作为其中一员,参与他们的探究.

  【活动一】小红对“物质溶于水是否都能形成溶液?”进行探究.选取如下生活用品.

  物品有:①粗盐;②植物油;③蒸馏水;④冰块;⑤蔗糖;⑥浓硫酸;⑦二氧化锰;⑧KMnO4仪器任选.

  (1)通过该探究活动,小红得出结论:有的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如上述物质中______放入水中就能形成溶液(填“序号”)

  (2)为了安全起见,小红同学进行浓硫酸和蒸馏水混合的操作是______.

  【活动二】小明以“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表:

  实验目的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实验用品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操作过程(1)图示③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______.

  (2)经老师指出原因后,小明同学又重新做了三次食盐,三次实验得出相同的结果,该结论为______.

  【活动三】小聪同学为了探究某一实验目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粗盐溶解→粗盐水过滤→滤液蒸发→计算→称量(氯化钠:2.5g,水:47.5g)→溶解

  (1)“滤液蒸发”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

  (2)小聪同学的探究目的是______.

  【活动四】小伟对“物质的溶解性受哪些因素影响?”这一课题进行探究.

  (1)小伟从日常的事实:①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②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分析得出:物质溶解性有______、______决定.

  (2)还有哪些因素对物质溶解性有影响?小伟对此假设是:温度越高,物质溶解性越强.小伟决定用对比实验法来验证,该方案中应控制的条件是______.

1回答
2020-07-15 13:5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幼荣

  【活动一】(1)根据题意可知,浓硫酸、蔗糖、高锰酸钾溶于水都能形成溶液,所以本题答案为:⑤⑥⑧;

  (2)浓硫酸密度比水大,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进行浓硫酸稀释操作时需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所以本题答案为: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水中,边倒边用玻璃棒搅拌;

  【活动二】(1)用玻璃棒搅拌不能用温度计搅拌;

  (2)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不变,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所以物质溶于水能吸热或放热;

  【活动三】(1)蒸发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所以本题答案为:铁架台、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

  (2)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小聪是使用粗盐来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所以本题答案为:用粗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

  【活动四】(1)食盐易溶于水,难溶于植物油说明与溶剂的性质有关,硝酸钾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说明与溶质的性质有关;

  (2)温度越高,物质溶解性越强说明变量是温度,所以应控制的是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

  故答案为:

  活动一:(1)⑤⑥⑧;(2)把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倒入装有一定量水的烧杯中,并且边倒边搅拌.

  活动二:(1)把温度计改为玻璃棒;(2)氯化钠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基本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升高,硝酸铵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降低.

  活动三:(1)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2)用粗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活动四:(1)溶质、溶剂,(2)溶质和溶剂的种类.

2020-07-15 14:00:4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