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东斌的问题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请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之廉价工人,彼(西方国家)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

  材料二   孙中山曾说“当今之世,中国非改革不足以图存。但与清政府谈改革,无异于与虎谋皮。因此,必须发动民主革命,推翻这个昏庸腐朽的政府,为改革政治创造条件。”,而且孙中山的心目中,在取得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的胜利后或同时,“平均地权”是必须要完成的革命性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才能巩固“政治革命”所取得的成果。

  材料三“我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要打了。我说我们与共产党打什么呢?都是中国人,打什么呢?都是政治问题,不是不可谈的嘛,所以后来谈是我的主张。而且我对介公讲,我说共产党你也剿不了。他说为什么?我说共产党有人心,我们没人心。我与蒋先生冲突没旁的,就是这两句话,他要安内攘外,我要攘外安内。我俩冲突就为这件事,没旁的冲突,一点没旁的冲突。”

  请回答:

  (1)材料一现象始自哪一条约的签订?这一情况对我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述三民主义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内容最有可能出自何人之口?他与蒋先生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冲突”的?

  (4)以上材料反映了我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什么主题?

1回答
2020-07-14 13:3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广孚

  (1)据题文材料中一位民族资本家的话说的意思是西方国家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丰富资源开工设厂,省却了运费和关税,得到很大便利.根据所学知识,西方国家在中国开工设厂是在《马关条约》之后.《马关条约》是继...

2020-07-14 13:42:4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