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姜艳姝的问题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于我何加焉?为宫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种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处《孟子》) [乙]孔子谓颜回①曰:“回,来!家贫居卑,胡不仕乎?”颜回对曰:“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比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这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孔子愀然变容,曰:“善哉,回这意!丘闻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审自得者,失之而不惧;行修于内者,无位而不作②’.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选自《庄子》) 【注释】①颜回:孔子的学生。 ②怍:惭愧

  (1)用“/”为[乙]文划线句断句。(断两处)

  丘 诵 之 久 矣 今 于 回 而 后 见 之 是 丘 之 得 也。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___

  ②此之谓失其本心本心:___

  ③胡不仕秋仕 :___

  ④善哉,回之意意:___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②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①[甲]文主要运用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②[甲][乙]两文都强调做人要有所坚守,请结合要坚守的具体内容,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回答
2020-07-19 10:2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牛姣蕾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①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②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是要分开;③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④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⑤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⑥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⑦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做停顿.此句意为:我吟咏这样的话已经很久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这也是我的一点收获哩.故断句为: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要结合具体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根据翻译推出词语的意思.

  ①意思是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得:同“德”,感激.

  ②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本心:本来的思想.

  ③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仕:做官

  ④实在好啊,颜回的心愿.意:志趣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注意“万种”指高位厚禄;“辩”指分辨;“于”指对;“加”指益处;句意为:(对)高位厚禄如果不分辨(它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那么这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

  ②以,因为;累,使…拘累.句意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

  (4)①本题考查论证方法.找到“乡为”和“今为”形成对比的句式和举例论证.

  ②本题考查对文章中心的把握.甲文从“失其本心”,再结合《鱼我所欲也》中心;乙文从“行修于内者,无为而不怍”可以看出要注意内心修养.

  答案:

  (1)丘诵之久矣/今于回而后见之/是丘之得也.

  (2)①同“德”,感激 ②本来的思想 ③做官 ④志趣

  (3)①万钟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②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因为利禄而使自己受到拘累.

  (4)①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有力地证明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

  ②甲方强调做人要坚守礼义,有羞恶之心,不为名利(高官厚禄)所动;乙方强调做人要坚守自己的志趣,不因贫穷而改变.作为中学生,我认为,无论是礼义还是志趣,都不可轻易丢弃,尤其是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更要淡泊名利,保持高尚的志趣,以免道德沦丧.

2020-07-19 10:30: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