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文涛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题。

  唐玄宗以韩休为门下侍郎①,同平章事②.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③时望。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常临镜,默默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选自《涉史随笔》)【注】①门下侍郎:官职名,为皇帝近侍。②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中书、门下协商处理政务之意。③允:符合。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及为相___②上或宫中宴乐___③辄谓左右曰___④上常临镜___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何不逐之

  A.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B. 无丝竹之乱耳

  C.持就火炀之 D. 何陋之有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唐 玄 宗 以 韩 休 为 门 下 侍 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②且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联系文章内容,说说唐玄宗为什么要“以韩休为相”。

1回答
2020-07-24 00: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宏芳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等到做宰相后.及:等到.

  ②唐玄宗有时在宫中宴饮欢乐或在苑中打猎游玩.或:有时.

  ③常常对身边的大臣说.辄:总是、每次.

  ④唐玄宗拿着镜子对着它默不作声.临:面对.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答题需要结合句子的意思,解释出相关字词的含义,然后总结归纳得出答案.

  例句:为什么不罢免他.之:代词.

  A.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之:结构助词.

  B.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听觉.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拿着它靠近火烤它.之:代词.

  D.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为:担任;殊:很,非常;何:为什么;逐:驱逐,这里是罢免的意思.句子翻译为: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

  ②且:尚且;等:一样;安:怎么.句子翻译为: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根据文中信息,“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可见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言终,谏疏已至”,可见其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

  答案:

  (1)①等到②有时③总是、每次④面对

  (2)C

  (3)①韩休做宰相以后,陛下的容貌和以前相比清瘦多了,为什么不罢免他.

  ②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4)韩休为人正直,不追求功名利禄;为了国家大计,敢于与皇上争执.他是个有良好声誉的官员.

2020-07-24 00:49:0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