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词是什么?请举例说明!-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梁丽萍的问题

  虚词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虚词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1回答
2020-07-25 20:3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唐恒永

  虚词是在汉语中没有实际意义的字,其中一部分相当于现代的虚词.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

  (一)副词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

  表程度的:很、最、极、挺、顶、非常、十分、极其、格外、分外、更、更加、越、越来越、越发、有点儿、稍、稍微、略微、差不多、几乎、过于

  表范围的:都、总、共、总共、统统、只、仅仅、单、光、一齐、一概、一律

  表时间频率的:已、已经、曾、曾经、刚、才、刚刚、正、正在、将、将要、就要、马上、立刻、顿时、终于、常、常常、时常、时时、往往、渐渐、一直、一向、向来、从来、总是、始终,永、永远、赶紧

  表肯定否定的:必、必须、必定、必然、当然、准、的确、不、没有、没、未、别、莫、勿、未必、不必、何必、不便、不用(甭)、不妨

  表语气的:难道、岂、究竟、到底、偏偏、索性、简直、是、是否、可、也许、难怪、大约、幸而、幸亏、反倒、反正、果然、居然、何尝、其实、明明、恰恰、未免、只好

  1.副词只有“很”、“极”可以作补语.例如:

  ①这办法好得.

  ②这办法好了.

  2.有一部分副词能起关联作用.

  (1)单用的:

  说了又说吃得下就吃说清楚再走下大雨也去

  (2)前后配合用的:

  又…又越…越也…也不…不既…又非…不

  (3)和连词配合用的:

  不但…还只有……才既然…就虽然…却如果…就不论…都

  即使……也除非……才

  3.“没有”(没)在动词、形容词前是副词,否定行为的发生;在名词前是动词,否定事物的存在或否定对事物的领有.例如:

  ①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副)

  ②你没有《诗经》吗?(动)

  “没有”和“没”是有区别的:“没”不能用在句末,也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没有”就可以.如不能说“他来了没?”“没.”只能说“他来了没有?”“没有.”

  4.有少数形容词和某些副词,都经常作状语,要细心分辨.例如:

  ①雨后青山格外秀丽.

  ②这件衣服特别好看.

  ③你不能持一概否定的态度.

  ④大家一致同意大会的决定.

  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词的组合来分辨它们的词性.例如:我们可以说“任务特别”,也可以说“(特别)任务”,但“格外”没有这种用法.可见“特别”是形容词,“格外”是副词.又如:可以说“意见一致”,也可以说“(一致)意见”,“一概”没有这种用法.能作谓语、定语、状语,而意义不变的是形容词,不能作谓语、定语的是副词.

  5.“白、怪、老、净”等,同名词组合时是形容词,同动词、形容词组合时是副词.因在两个位置上意义是不同的.比较下边两组词:

  甲乙

  白布白跑一趟

  老朋友老说不完

  怪事怪好看

  净水身上净是泥

  (二)介词

  介词是用在词或词组前面,一起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形容词的附加成分,表示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等的虚词.例如:

  表时间:从、自从、打、到、在、当、当着、于、趁、乘、随着、赶、临

  表处所、方向的:从、自、打、往、朝、向、到、在、于、由、沿着、顺着

  表方式、方法的:按、按照、依照、本着、经过、经、通过、根据、据、以、将、就、凭、用、靠、拿

  表原因、目的的:因、由于、为、为了、为着

  表对象、关联的:对、对于、关于、替、同、与、跟、和、给、叫、让、被、将、管、论、顺、连

  表比较的:比、和、同、与、跟

  表排除的:除了、除非

  1.介词结构都可以作状语,少数还可以作补语.例如:

  〔在阅览室〕看书(表处所)

  〔从早上〕作(表时间),

  〔沿着河边〕前进(表方向)

  〔对学生〕负责(表对象)

  〔连根〕拔起来(表对象)

  〔比过去〕更好(表比较)

  有的可以作定语,但要加“的”.例如:

  ①他作了一个(关于诗人杜甫)的学术报告.

  ②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是正确的.

  2.介词大部分是由动词虚化来的,有的介词跟动词的界线是清楚的,如“从、被、对于、关于”等.有的词在这个场合是介词,在另一场合是动词,如“在、比、给”等.例如:

  ①他把书放在桌上.(介词)

  ②他在家里.(动词)

  ③许多同学都比我学习好.(介词)

  ④我们要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动词)

  ⑤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介词)

  ③他给了我一本书.(动词)

  它们的区别:介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也不能用肯定否定并列方式提问,动词可以.介词后边不可以带时态助词“了、着、过”(“为了”、“为着”、“当着”中的“了、着”不表时态),不能重叠;动词一般可以.它们的意义也不同,如例①中的“在”表示“放”的处所;例②中的“在”是“属于”或“存在于”的意思.能作介词用又能作动词用的还有“由、让、朝、往、用、拿、经过、通过”等词.

  (三)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虚词.例如“和、跟、同、与、而、而且、及、以及、不但、不仅、或、或者、虽然、但是、然而、如果、即使、那么、因为、所以、因此”等.

  “和、跟、同、与”四个词都有连词和介词两种用法.例如:

  ①我和他都去过.(连词)

  ②我曾经(和他)去过.(介词)

  ③([和他]去北京)的人都回来了.(介词)

  上述三例中的“和”都可以用“跟、同、与”替换.用作介词时,口语常用“跟”,书面语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用“和”,“与”带有书面语色彩.

  连词“和”与介词“和”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连词“和”前后的词语是并列关系,两者共作一个成分,可以互相调换位置而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介词“和”前后的词语不是并列关系,不能互换位置.第二,介词“和”前面可以出现状语,连词“和”不能.第三,介词“和”有时可以出现在一个句号或一个成分的前头,连词“和”不能,如例②.

  “和”等用作连词和介词,在有的句子里会有歧义,如“我和地谈话”就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他”可能谈话,也可能不吭声.为了准确地表达思想,在书面语

2020-07-25 20:38:3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