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小实验,要稍微难点的,六年级的.把步骤都写清楚了要快急急-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冯颖的问题

  科学小实验,要稍微难点的,六年级的.把步骤都写清楚了要快急急急急急急急!

  科学小实验,要稍微难点的,六年级的.把步骤都写清楚了

  要快急急急急急急急!

1回答
2019-04-11 23: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石纯一

  制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改进

  实验目的: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材料用具:生理盐水,稀碘液,消毒牙签,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方法步骤:

  一、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恻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4、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波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中涂抹几下.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6、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但在做这个实验时由于种种原因,到致实验的效果不那么明显,以至于不少学生都没有很好的观察到实验现象,经分析,本人认为主要原因及改进方法如下:

  二、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及分析

  1.1制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效果不明显的原因①实验时学生不能把细胞很好取下来.书上要求实验前用清水漱口,清除口腔中食物碎屑.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学生在用牙签刮口腔壁时通常刮下来的不是口腔上皮细胞,而是食物残渣,并容易划伤口腔内壁.取材方法不好掌握;②配制的碘液时间太长,不能很好地染色.碘液放置时间过长碘挥发后失效染不上色;③显微镜光线调得太强,影响观察效果.由于学生刚刚练习使用显微镜,调光不够熟练,习惯把通光孔调到最大,光线太强影响对上皮细胞结构的观察效果.

  1.2分析事实上我们只要把上皮细胞取下来制成装片进行观察就达到此实验的目的.根据口腔上皮细胞容易脱落的现象,证明可以在唾液里找到脱落的口腔上皮细胞,笔者通过反复实验证实了此想法,从唾液中取细胞比从口腔壁上刮下来要方便得多并不会划伤口腔壁.另外,在实验中重新配制了龙胆紫液代替碘液进行实验,从而降低实验难度,取得明显实验效果.

  2改进后实验的具体步骤

  2.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0.9%的生理盐水(防此口腔上皮细胞破裂).

  2.3用消毒牙签粗的一端在舌头上取下一些唾液(唾液中有脱落的上皮细胞).

  2.4将牙签上附着的唾液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2.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其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然后慢慢地盖在液滴上(防止装片上出现气泡).

  2.6在盖玻片与载玻片交界的地方滴一滴新配制的龙胆紫液(与碘液比较,龙胆紫液染色后细胞核比碘液染色更明显),用吸水纸从对侧引流,使龙胆紫液扩散到整个标本进行染色.观察时先把显微镜对好光,然后把光圈调到较小位置,光线调暗,放上制作好的装片调节到清晰为止.

  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简单、方便、安全的特点,降低了实验难度.让学生清晰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实验很好融入到教学当中.

  三、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细胞临时装片.

  四、绘图.

  五、得出结论.

  (2)光的色散

  演示实验仪器:较强的手电筒,三棱镜,屏幕;

  小组实验仪器: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颜色纸,白的、黑的、红的、绿的、蓝的透明玻璃纸,三个光比较强的手电筒,

  ):(1)将一束红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2)将一束绿光透过三棱镜后的光,调整角度,再现与屏幕上.

  白光透过三棱镜,会分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色光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

  我们把透过三棱镜后不能再色散的光称之为单色光.

  由几种单色光合成的光称之为复色光.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2019-04-11 23:48: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