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有哪些?-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卢广文的问题

  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有哪些?

  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有哪些?

1回答
2019-04-14 11:3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林作铨

  公民的基本权利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参加国家管理、参

  政议政的民主权利以及在政治上享有表达个人见解和意愿的自

  由.它包括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示威和游行的自由.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指公民享有选举与被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

  的代表或者某些国家机关领导人的权利.它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1)公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2)公民有被选举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权利;

  3)公民对被选举的代表享有监督和罢免的权利.

  2.我国宪法规定,除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外,所有的年满18周

  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受民族、种

  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

  居住期限的限制.

  (二)言论自由

  1.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通过口头、书面、著作及电影

  、戏剧、音乐、广播电视等手段发表自己意见和观点自由权利.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的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或者讨论问题的权利

  ;

  2)广义的言论自由则既包括在公共场所发表意见和讨论问题的权利

  ,还包括出版自由、学术自由和新闻自由等权利.

  2.言论自由作为近现代宪法上一项重要的公民权利是资产阶级干革

  命的产物.1776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宪法最早规定了保障人民的言

  论自由,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宣布“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

  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因此,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

  版的自由”.社会主义国家的宪法也同样重视言论自由,我国建

  国以来的历部宪法都将言论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权利写入宪法之

  中.

  3.言论自由人作为公民的法律权利,其核心是指国家的任何立法与

  行政活动都不得剥夺公民的言论自由.但是,任何自由都不是绝对

  的,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保护个人不受诽谤或者对权利的其他分割;

  2)维护社会道德水准的需要;

  3)当国内发生暴力或者骚乱行为时维护社会治安的需要;

  4)当外敌入侵时为捍卫国家安全的需要;

  ※我国宪法第51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权利和

  自由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

  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具体表现为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

  1)不得用言论进行反革命宣传、反革命煽动;

  2)不得用言论进行诬告、陷害其他公民的活动;

  3)不得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

  4.对于言论自由的限制范围、限制方式,许多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

  法律加以调整,如新闻法、出版法、诽谤法、广播法等.宪法学

  将各国不同的法律限制方式分为预防制和追惩制两种:

  1)预防制是事前限制,即所有的演说、出版等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

  行为在表达以前要受一定的国家机关的干预和审查,前者只有通

  过后者的审查才能实现其表达言论的意愿.

  2)追惩制是事后限制,即所有的言论与出版不受事前的审查,都事

  先被假定为可以行使,只有在表达言论后构成违法的才依法定程

  序予以制裁的制度.英国、美国等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都实行这

  种制度.

  (三)出版自由

  1.出版自由是言论自由的扩展,是广义的言论自由.它指的是公民

  有权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出版物表达自己的意见和

  思想的权利.

  2.在英美等国家,出版自由的观念根深蒂固.英国在1695年的时候

  就取消了出版领取许可执照的制度;美国的宪法第一修正案规定

  :“国会不得制定法律来剥夺出版自由.”我国的历部宪法都专

  门规定了公民出版自由的权利.

  3.但是,出版自由并非毫无限制,对于出版自由的限制方式主要有

  追惩制、登记制和审批制.英美等国实行追惩制,我国则实行登

  记制和审批制:

  1)前者不受任何的事先审查,只在出版后构成违法才予以追究法律

  责任;

  2)后者在出版前要接受新闻审查,经批准并登记后才能出版的制度

  .

  3)从禁止出版的范围看,有伤风化的出版物为各国所普遍禁止.

  (四)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集会、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各国宪法大多赋予公民以

  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

  会、文化权利公约》规定:“和平集会的权利应被承认.对此项

  权利的行使不得加以限制,除去按照法律以及在民主社会中为维

  护国家安全或者公共安全、公共秩序,保护公共卫生或者道德或

  者他人的权利和自由的需要而加以限制.”

  2.我国的历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1989年10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对我

  国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作了全面规定:

  1)集会是指聚集于露天公共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活动;

  2)游行是指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

  活动;

  3)示威是指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

  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思的活动.

  ※集会、游行、示威具有如下特点:

  1)它是由公民自发举行的,而非由国家机关组织进行;

  2)它是在露天公共场所公开举行的,而非在室内秘密进行;

  3)它的目的是表达某种意愿,而非为了娱乐.

  3.由于集会、游行、示威是一种较为激烈地表达意志的方式,在客

  观上往往会给社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因而,世界各国法律对

2019-04-14 11:34:4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