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完整总结(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郭慧鹏的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完整总结(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完整总结(注重知识点间的联系)

1回答
2019-04-16 05: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田光进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复习知识点

  第一章:行星地球

  一、宇宙中的地球

  1.宇宙: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2.天体:●概念:物质存在的形式,包括星云、行星、流星体、彗星以及一些星际物质(如气体、尘埃)●天体系统:各天体相互吸引、绕转才形成天体系统.

  ●天体系统的层次:P4

  3.太阳系及其成员:●八大行星的排列: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星

  ●它们的公转运动共同特点: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又可以分为三类:(1)类地行星::水、金、地、火星

  (2)巨行星:木、土星

  (3)远日行星:天王、海王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记法:火和木在一起易燃烧,用小行星带隔开)

  4.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

  (1)日地距离适中——适宜的温度(2)质量体积适宜——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3)地球内部物质运动、——水

  二、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最强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三、地球运动:

  1.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P15(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2.地球自转:●绕转中心:地轴(它的北端总是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球真正的自转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

  另一周期是:太阳日(24小时),360°59’

  ●自转方向:从北极上看地球自转是逆时针,南极上看是顺时针.P13

  ●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为0外,其他各地角速度都为15°/h.P14

  ●线速度:赤道最大(1670㎞∕h),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线速度为0.

  3.地球公转:

  ●绕转中心:太阳

  ●周期: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真正周期)

  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太阳周期)

  ●公转轨道:椭圆形

  近日点(1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角速度和线速度最小).

  注意:夏至日点在远日点附近,冬至日点在近日点附近.

  ●黄赤交角(23°26’):黄道面+赤道面

  4.地球运动的意义:

  ●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地方时、地转偏向力、改造地球的形态(两极稍扁,赤道略鼓)

  ●公转:季节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和自转产生:黄赤交角(23°26’).

  5.地球运动的计算:

  ●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其太阳高度为0.

  晨线:由夜变为昼.昏线:由昼变为夜.

  ●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相邻两个时区相差1小时.

  解题的三个方法:P17

  (1)求时区:时区序号=已知经度/15°,余数7.5则整数+1为时区序号(2)两个时区之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3)“东加西减”:所求点在已知点以东用“+”,以西用“—”(东早西晚)

  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º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º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º,时间相差1小时,每1º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º-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

  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日界线:原则以180°经线作为日界线,不过有些曲折.

  从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

2019-04-16 05:31:4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