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题关于电的1.如图a.b分别接电源正负极表A1,A2,A-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淑君的问题

  物理题关于电的1.如图a.b分别接电源正负极表A1,A2,A3示数分别为1A,1.2A,1.8A求5min通过L3的电荷量有多大?2.已知I=0.18A,表示A示数120mA,A2示数80mA求通过灯的电流各是多大?

  物理题关于电的

  1.如图a.b分别接电源正负极表A1,A2,A3示数分别为1A,1.2A,1.8A求5min通过L3的电荷量有多大?

  2.已知I=0.18A,表示A示数120mA,A2示数80mA求通过灯的电流各是多大?

1回答
2019-04-21 03:0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贺樑

  知识结构】

  一、电路的组成:

  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

  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

  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

  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

  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

  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

  1.导体

  (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绝缘体

  (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

  六、电流的形成

  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酸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电流的方向

  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

  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

  九、电流的大小:I=Q/t

  十、电流的测量

  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

  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

  用规则.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

  【方法提示】

  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

  (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

  (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两要:一

  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在事先不知道电流的大小时,可以用试触法选择合适的量程.

  2.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求解有关问题的电路

  (1)分析电路结构,识别各电路元件间的串联或并联;

  (2)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哪段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按照题目给定的条件,求出待求的电流.

  第四部分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103V)和毫伏(mV,1mV=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3V”和“0~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103Ω)和兆欧(MΩ,1MΩ=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变形公式有:U=IR,R=U/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R=U/I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

2019-04-21 03:03:2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