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宋震东的问题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1)在科学探究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甲和丙提出问题后,___同学作出了假设.

  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图所示),请分析作答:

  (1)在科学探究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当甲和丙提出问题后,___同学作出了假设.

  (2)丁同学提出了实验的初步设想,经过讨论和交流,这个小组完善了实验方案(如表),请你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

  实验步骤

  试管编号①

  加入材料②

  滴加试剂

  现象③

  加入材料④

  处理

  现象A米汤2mL碘液2滴变蓝色清水2mL37℃水浴中恒温 15分钟⑤B米汤2mL碘液2滴变蓝色唾液2mL⑥现象⑤是___;现象⑥是___.

  (3)步骤②后两支试管都变蓝色,这证实了:米汤中含有___.

  (4)经过对⑤、⑥现象的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___.

  (5)人体的体温一般是37℃左右,各种消化酶正常发挥作用,人体发烧时由于温度升高,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___,影响了食物的消化,所以食欲降低.

1回答
2020-08-14 13: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马淑梅

  (1)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因此当甲和丙提出问题后,乙同学作出了假设,而丁同学是设计探究的方案.

  (2)A和B的变量是唾液,唾液中的淀粉酶能消化淀粉,A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还是蓝色;B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把米汤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到碘液不变蓝色,因此蓝色褪去.所以对实验结果进行的预测是:现象⑤是蓝色;现象⑥是蓝色褪去(或褪色).

  (3)淀粉有遇到碘液变蓝色的特性,因此步骤②后两支试管都变蓝色,这证实了:米汤中含有淀粉.

  (4)经过对⑤、⑥现象的分析,该实验的结论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人体的体温一般是37℃左右,各种消化酶正常发挥作用,人体发烧时由于温度升高”,体内各种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了食物的消化,所以食欲降低”.

  故答案为:(1)乙

  (2)蓝色;蓝色褪去(或褪色)

  (3)淀粉

  (4)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5)降低

2020-08-14 14:03:3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