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我国目前虽然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但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我国目前虽然成为了全球制造业大国之一,但还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弱等问题,制造业每年仅直接质量损失就超过2000亿元,间接损失超过万亿元。许多中国的企业是“短命”的,《世界企业家》杂志的一个调查显示:只有1%的企业能活过7岁!而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传承着--工匠精神!
近年来,我国游客到日本采购马桶盖、电饭锅以及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等说明我国制造业存在着浮躁、急功近利等问题。要把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尤其需要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它代表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这种精神能让我们自省和自信,带动中国品牌更好地走向世界,站稳脚跟。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或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弘扬和坚守“工匠精神”的价值。
(2)结合材料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弘扬和培育“工匠精神”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3)有专家认为,“工匠精神”本就是中华文化、中华精神和民族创造力的一种本然体现。比如庄子就说过“技进乎道”,“技”就是今天的“工匠精神”。我们的美妙绝伦的陶瓷、丝绸、青铜器等生活用品,震惊世界的故宫、天坛、长城、都江堰等伟大工程,就是最好的明证。还有善于解牛的“庖丁”,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等能工巧匠等。更多优秀人才、技术从业者,将工匠精神为我所用,本就是对传统精神的忠实继承。为此,他提出: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作出积极担当。
运用辩证否定观原理,评价这位专家的论述是否完整地论证了他的观点,请加以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