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从新的问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

  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1)下列各句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___

  A.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B.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C.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D. 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A. 故患有所不辟(通“僻”,偏远)也

  B. 则冠履不若(比得上)手足之贵也

  C. 由是则可以辟患(担心)而有不为也

  D. 是贵(以……为贵)义于其身也

  (3)下面加点的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___

  A.断子之手足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 所恶有甚于死者万事莫贵于义C. 何不为也不足为外人道也D.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4)下面有关甲乙选段的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 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

  B. 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万事莫贵于义的观点。

  C.甲乙两文中的“义”是指为朋友而坚守的“道义”,而今天我们所说的“义”是“正义”,两者截然不同。

  D. 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说理清楚透彻,很有教育意义。

1回答
2020-09-05 21: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庞叔鸣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给你鞋帽,然后砍断你的手足,你干不干?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

  A句意: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辟,通“僻”,躲避

  B句意:因为鞋帽不如手足可贵.不若:比不上

  C句意:因此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患:灾祸

  D句意:这就是把大义看得比生命更为可贵啊.贵:以…为贵

  故选:D

  (3)此题考查的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虚词的意思,要结合句子意思来解释.

  A句意:砍断你的手足.之:的;陈涉又暗中命令吴广吴广到行军驻扎的地方旁的丛林寺庙里.之:去

  B句意: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于:比;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可贵的.于:比

  C句意:哪一桩不可以干呢?为:做;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为:对

  D句意:不仅贤人有这种思想.是:这;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是:判断动词

  故选:B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

  A正确;

  B正确;

  C有误,甲乙两文中的“义”是指“正义”,而今天我们所说的“义”是“义气”.

  D正确;

  故选:C

  答案:(1)C

  (2)D

  (3)B

  (4)C

2020-09-05 21:34:0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