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按要求作文。一束鲜花,娇艳欲滴-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光宏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按要求作文。一束鲜花,娇艳欲滴。悲伤的人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说“花儿对我笑”;忧郁的人说“林花谢了春红”,欣喜的人说“人面桃花】

  阅读下列材料,全面理解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束鲜花,娇艳欲滴。悲伤的人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说“花儿对我笑”;忧郁的人说“林花谢了春红”,欣喜的人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正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也有人说花是无情的,有诗云“浪荡桃花逐水游”。其实,花没有变,变的是人,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客观上,“花自飘零水自流”,但在人的感观上,却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题目自拟;(3)不少于7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1回答
2020-09-07 12:5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李瑜祥

  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无限广阔,万物繁复多变。无限广阔中产生多样标准;繁复多变中产生不同角度。啊,无限的世界充满无限的神奇伟力,你是如此的多角度。

  生活中角度繁复多样。你要摘吃树上的苹果,你就必须先放弃手中的红樱桃;你要将玉液琼浆注入杯中,你也必须先泼去杯中已有的牛奶或咖啡……可是这样的生活不是到处充满失去了吗?是的,生活充满了失去与付出。然而生活又是如此奇妙,角度不同,标准不同,你对生活的看法也会大相径庭。放弃了红樱桃,可你得到了鲜美的青苹果;放弃杯中的牛奶或咖啡,可你毕竟将玉液琼浆注满杯中……真是绝妙!这个世界又充满了获得。

  绵绵历史画卷也无不多角度而存在。罗马鲜花广场上焚死了一位世纪天才——布鲁诺。他的遗言:“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懂得我的价值!”天才被教庭扼杀了,我们都厌恶罗马教皇,认为它阻挠了历史的进步。是的,历史也曾为此付出过沉重代价。可是历史也是如此多角度。如果从历史整个发展过程来看,布鲁诺的死并非只意味着历史遭到扼杀。

  布鲁诺去了,培根又勇敢地站了起来,高举唯物主义旗帜,摇醒了整个处于酣眠的欧罗巴!“知识就是力量”一经提出就传遍了欧洲乃至全世界。培根曾说:“有些人的死亡,并非一切的终结,相反,这也许是新生。”啊,布鲁诺先生,是你的死亡鼓舞了无数勇敢者的精神,你的死亡推动了历史!

  生命的存在与延续也充满了不同角度。人的生命伴随着赤裸裸的人体而降临世间;人的生命又伴随着人赤裸裸地离开世间。生命如此往复不也是枯燥与乏味的吗?对于一些人确实如此,他们的生命充满悲观与沮丧。可臧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原来生命也如此不同。保尔•柯察金,消瘦的脸庞,眼睛却如此有神。他的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他的生命也因此而熠熠生辉,轰轰烈烈。

  钓者对鱼说:“我钓走了你的生命。”

  鱼对钓者说:“我钓走了你的光阴。”

  分析:

  解读上述材料的内容,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审题立意:

  从正面立意:

  立意1:美是主观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融入了人的主观想象与情感才会显出美感。

  立意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往往就有不同的看法。

  立意3: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当我们回答问题或是思索人生时,切忌思想僵化,答案单一。

  立意4:勿让忧愁遮望眼。用乐观、积极的心态看待生活,面对人生。

  从反面立意:

  立意1:美是客观的,山还是山,树还是树,不可过分夸大心的作用,不管是喜欢,还是厌恶,花依然是“花来花谢、花谢花开”,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

  立意2:世界虽然是一道多选题,但对于我们而言,可贵的是“我选择,我喜欢;我喜欢,我坚持”,提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精神,切忌三心二意,心猿意马。

  从综合角度立意:

  凡事都是对立统一的结合体。如困难对于庸人,就是难以逾越的刀山火海,而对于强人,就是成功的垫脚石。

  考点: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20-09-07 12:53:3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