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梅红岩的问题

  综合性学习。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九年级(五)班举行了一场以“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参与相关的主题活动。

  综合性学习。

     助人为乐曾经是国人一大美德,而今却遭遇尴尬。为此,九年级(五)班举行了一场以“老人当街摔倒,扶还是不扶”为辩题的辩论会,请你参与相关的主题活动。

     材料一:2011年9月3日,武汉市88岁的李老汉在离家不到百米的菜场口摔倒后,众多围观者无人敢伸出援手,直到老人家人赶到才被送往医院。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据《楚天都市报》)

     材料二:2011年8月2日,江苏南通的长途车司机殷红彬、乘务员郁维贞在行驶的路上停下车来扶起了一位被撞伤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称司机为肇事者。但由于殷红彬、郁维贞所开车辆装了监控探头,一看录像,真相大白,司机和乘务员终获清白。老太太家属事后向司机赠送了锦旗。

  (据央视“新闻1+1”节目)

     材料三:新加坡法律规定,被援助者若事后反咬一口,则须亲自上门向救助者赔礼道歉,并施以其本人医药费1至3倍的处罚。影响恶劣、行为严重者,则以污蔑罪论处。

  (据央视“新闻1+1”节目)

  (1)仔细研读以上三则材料,请提取两条当下人们不愿扶起摔倒老人的原因。

  (2)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

  (3)如果你是校报的小记者,为宣传驾驶员殷红彬扶起老人的先进事迹,打算电话采访殷红彬。请依据材料二提供的情况,设计一个有价值的问题。

1回答
2020-09-13 15:2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龙成

  (1)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材料中的关键句子,根据题目的要求,即可作答.根据材料二可知,大家怕被诬陷,根据材料三可知,我国没有相关的法律.据此可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阅读题目,自己的观点一定要明确,理由要充分,表达要有序.本题因为是正方的角度,所以观点是应扶起老人.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设计采访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对方的身份,问题所针对的事件.可设计问题为是出于什么考虑去扶老人.语气一定要客气.据此可作答.

  答案:

  (1)①怕被诬陷(“怕被反咬一口”或“怕担风险”)②没有法律保障(每点1分)

  (2)示例一: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说自己的老人倒在地上,我们希望所有看到的人都能来救他,但是当别人的老人倒在地上时,难道我们就没有勇气去搀扶起来?社会呼唤爱的传递,请搀扶起中国人的“爱心”吧!

  示例二: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不要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既然旁边有那么多围观者,我们上前扶了总会有人站出来证明我们的清白.何况我们都会老的,如果将来我们老了也遭遇类似情况,该是多么令人不寒而栗啊!((2分),观点正确(1分),理由充分1分)

  (3)示例一:殷叔叔,您好!请问当时您是出于什么考虑要主动停车去搀扶老人的?

  示例二:殷叔叔,当老人反诬您是肇事者时,您是怎么想的呢?

  示例三:殷叔叔,假如您的车上没有安装监控探头,今后您还敢去主动扶起老人吗?(称呼问候语0.(5分),问题有价值、切题0.5分)

2020-09-13 15:28:16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