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孟菊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134位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踢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了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摘编网络资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制度的不同。

1回答
2020-09-18 23:2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汤建华

  (1)根据材料一中“与士大夫治天下”“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概括出皇帝重视文人“真宗只得收回成命”概括出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相、又约束皇帝”概括出参与决策和纳谏,削弱相权,维护皇权,“两宋共有134住宰相,其中有123人出身科举,涌现出走学者型官员”概括出官员文化素质较高.

  (2)第一小问,“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文官系统相当紊乱”官员选拔方式落后,官僚体系紊乱;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工业革命的进行,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引入介绍都构成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本质上服务于封建王权;英国:独立于各党派,终身任职;理论实用并重;录取方式灵活,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答案为:

  (1)特点:皇帝重视文人;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纳谏;削弱相权,维护皇权;官员文化素质较高.

  (2)官员选拔方式落后,官僚体系紊乱;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上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先进的选官制度.

  不同:中国: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本质上服务于封建王权;英国:独立于各党派,终身任职;理论实用并重;录取方式灵活,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0-09-18 23:22:5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