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分)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家观念与-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任晓林的问题

  【(共22分)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家观念与现代民族意识形成,爱国主义随之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成王时代,“余其宅兹中或(】

  (共22分)中国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国家观念与现代民族意识形成,爱国主义随之产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成王时代,“余其宅兹中或(国),自之乂民”。与《逸周书·度邑》对读可知,这里的“中国”指的是河洛交汇的今洛阳地区。《史记·天官书》中说“其后秦灭六国,并中国。”……不过,唐朝亦曾用“中华”表示国家意义上的中国。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至乾隆中期,“天朝”和“中国”才正式作为清朝对自己身份的确定称谓。

  材料二

  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国大皇帝钦差分界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索额图……”

  南京条约

  “兹因大清国大皇帝,大英君主,欲以近来之不和之端解释……”

  虎门条约

  “中华地方官应与英国管事各方各就地方民情……”

  辛丑条约

  “大清国国家既如此……则中国愿将一千九百年夏间……”

   

   

   

   

   

  ——(据《中国:天下观念中的国名定位》、李扬帆《走出晚清》等) 

  材料三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为分界线,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

  

  材料四有一种爱国心,……混杂着很多成分,其中既有对古老习俗的爱好,又有对祖先的尊敬和对过去的留恋。……这种爱国心本身就是一种宗教,它不做任何推理,只凭信仰和感情行事。同所有的轻率的激情一样,这种爱国心虽能暂时地激起强大的干劲,但不能使干劲持久。它把国家从危机中拯救出来以后,往往便任其于安宁中衰亡。另有一种爱国心比这种爱国心富有理智。它虽然可能不够豪爽和热情,但非常坚定和非常持久。它来自真正的理解,并在法律的帮助下成长。它随着权利的运用而发展,但在掺进私人利益之后便会消减。

  ——(据[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节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传统中国称谓变化的突出特点。(4分)

  (2)结合材料三并依据所学知识,叙述中国近代爱国主义演进在两个阶段的具体表现。(12分)(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3)概括材料四中两种“爱国心”的主要区别,(2分)结合材料三、四谈谈你对爱国主义的认识。(4分)

   

1回答
2020-09-18 15:3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刘志文

  (1)特点:中国称谓时间早;由王朝、地域称谓向国家称谓变化;缺乏一以贯之的“国家名称”;国家概念模糊。(4分,任答2点)

  (2)第一阶段:两次鸦片战争期间,以林则徐、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挑战传统心态,迈出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2分)19世纪6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爱国主义重在行动;(2分)早期维新派提出政治改革,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转向理性。(2分)

  第二阶段: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初,资产阶级提出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促进了思想解放;(2分)新文化运动时,知识分子用“民主”与“科学”来促进民众觉醒。(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从新三民主义、工农武装割据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救国之路。(2分)

  (3)区别:前者以感情行事、轻率而不持久、源于习俗和传统;后者重视理智、坚持持久、尊重法律(2分)。

  认识:爱国主义要把历史传统与当代需要结合;爱国主义不能感情行事,要认清形势,注重实际;理性爱国有利于推动国家和民族的长久发展,建立法治社会。(4分,任答2点,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但必须有理性成分)

2020-09-18 15:37:4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