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王朝具备许多无与伦比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
明王朝具备许多无与伦比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中期思想家李贽认为:“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
“耕稼陶渔之人即无不可取,则千圣万贤之善,独不可取乎?又何必专门学孔子而后为正脉也。”(《焚书•答耿司寇》)
材料二 明代嘉靖、万历之际,商业发展迅速,书籍日益普及,人口不断增长,进入举业的读书人增加很多,但科举名额却未见相应增加。应试者日增,而举业出路有限,为谋生计,大批读书人只能弃儒而商,进入正在迅速发展商业领域。但早年的教育使其思想和行为方式都深受儒学的影响,这就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儒贾”或“儒商”。
--周生春、杨缨《历史上的儒商与儒商精神》材料三 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
--李庆西《最后的儒者》(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对孔子的主要看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代儒商兴起的社会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商活跃对经济思想的深刻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种奇怪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