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也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周原来是西部的小邦,灭商以后,都城丰镐地处偏僻,不能有效控制广阔的中原和东部地区。周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也发生着变化。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周原来是西部的小邦,灭商以后,都城丰镐地处偏僻,不能有效控制广阔的中原和东部地区。周公指出洛邑(今河南洛阳)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周公在这里建立军事和政治重镇,将统治中心东移,监管殷顽(不愿接受周统治的殷商旧贵族)、东夷,对天下实行有效地统治。诸侯咸服,天下大治。
--摘编自卢连成《论商代、西周都城形态》
(1)洛邑是古代重要的城市。依据材料,分析西周营建东都洛邑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和东周时期洛邑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材料二 唐以前和唐朝的都城为了确保安全,加强防卫警戒,采用封闭式结构。四周由“城”和“郭”等多重墙垣组成骨架,封闭整个城市。城郭以内,宫殿、官署、食库、贵族官僚的府第也都筑有墙垣,甚至作为居民聚居区的“坊”和作为商业区的“市”,也建有围墙,设置警卫。唐宋之际,都城的封闭结构发生了变化。北宋东京出现沿街的各种商店酒楼;有不少商业繁荣的街道分布在交通要道。这是都城制度的重大变革,居民生活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这与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市民阶层的活跃有关系,也与手工业和商人地位的提高和行会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有关系。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
(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宋城市呈现的不同特点,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经济,通过“上海-汉口-重庆”这一链条紧密的联系起来了。在这个链条中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中心,通过商业流通对长江流域各城市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制约和影响其经济发展的方向。而汉口和重庆作为该链条的中端和末端无不受上海的影响,但是它们又作为各自地域的中心城市,对周边的腹地产生辐射作用,引导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可见整个长江流域已经形成了由点(上海、汉口、重庆)及线(长江黄金水道)到面(长江流域)的全方位的结合,在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赵津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
(3)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的兴起与古代城市兴起的不同。根据材料分析三上海在近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