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的评课-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峡壁的问题

  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的评课

  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的评课

1回答
2019-05-25 01:29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侯国强

  上周听了一节《铅笔有多长》数学课,从课堂的教学效果、气氛看还是挺不错的,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这节课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蘧老师的课堂教态自然、语速适当、语言也亲切,板书非常合理。对于良好教师基本功的养成,老师还是下了功夫的。

  二、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设计和思路还是比较清晰。

  三、从教师的教学方法看,课堂还是比较好地体现了三勤四环节教学法。学生的学法形式丰富多样,有观察、估测、测量验证、合作交流。整节课用了大量的估一估、量一量、说一说、认一认、猜一猜、想一想的学习方法。

  四、从教学过程看。

  第一环节:定向诱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已有的知识出发,自然流畅地转入新知识学习。门高约2(),一拃长约10()凳子高约4()一张光碟厚约1( )。学生很快地说出了答案,门高约2米,一拃长约10厘米,那么凳子高约4()一张光碟厚约1( )。这时学生产生疑问,发现用已学过了的知识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顺势引出“分米、毫米的认识”。

  第二环节:自学探究。教师并不是单纯地教授学生1厘米等于10毫米,1分米等于10厘米,1米等于10分米,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体验、发现这个知识。首先,出示一支铅笔,先让学生估测,再让学生去测量验证。让学生在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才引出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其次是米与分米之间的关系,教师先让学生在米尺中找找1分米,再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体验1米有多少分米。整个新知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还是比较好地体现了自主探索的这一新课程理念。

  第四环节:反馈总结。练习设计很有层次,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最大的亮点就是“改日记”这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去判别,发现日记中所描述的物体的长度与现实中反差非常大,觉得非常好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正,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的对比比较,学生对米、分米、厘米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知识的构建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关于这节课,我有几点异同的想法与大家商讨:

  第一、教学关键抓得不够紧。应该让学生更多地亲历测量过程,体验1分米的长短,进而突破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第二、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稍有欠缺。教学中应多些关注学生估测、测量时的方法,在与学生的交流时,语言的表述要完整。

  听了这节课,使自己的理解更加深刻了。谢谢蘧老师提供一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2019-05-25 01:30:03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