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戚颖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荀子》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故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

  --《荀子》

        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作用的认识。

1回答
2020-09-18 15:1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任豪

  (1)本小问的思想,依据材料一“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有社稷者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己,不可得也”,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体现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和爱民的思想.

  (2)第一小问的态度,依据材料二“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中可以体现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

  第二小问的本质目的,根据所学知识,朱熹的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第一小问的不同,依据材料三李贽“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中可以体现出李贽反对坚持儒家思想,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第二小问的时代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时代特征是封建社会日趋落后.

  (4)本小问的认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故答案为:

  (1)儒家的“仁政”思想和爱民的思想.

  (2)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李贽反对坚持儒家思想,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封建社会日趋落后.

  (4)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2020-09-18 15:20:5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