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林家齐的问题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材料二  人民信赖克里斯提尼是有原因的.这时正当僭主废黜后的第四年„„他既成为大众领袖,第一步便把所有的居民化为10个部落,以代替原有的4个部落,目的是要使不同部落的成员混合起来,以便让更多数的人参加到政府来.--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

  (2)材料二中克里斯提尼的改革措施,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1回答
2020-09-20 16:3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宋军强

  (1)结合所学知识,“西周时期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原因主要从当时西周的政治体制“分封制度”来进行解释即可,“分封制度”本来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本来就是以“籍贯”为依据来进行官员的任用的,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材料中很容易归纳总结的,例如,回避的规定越来越细致、回避的官吏越来越多或者回避的范围越来越大等等均可.“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作用”在材料中是找不到的,主要是结合所学知识来进行解答,例如可以从加强对管理的管理、加强对吏治的整顿、避免官吏的拉帮结派、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的角度回答即可.

  (2)古希腊的“氏族部落”是强调血缘关系的,中国的“籍贯”也是强调血缘关系的,所以,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的相同点就是二者都是在削弱、打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势力.本质上的不同点主要从不同的政治体制的角度来进行解答即可.古希腊是为了建立、推行民主制度,而古代中国则是为了不断的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本质上的不同点比较容易想到,本质上的相同点是不容易想到的.

  故答案为:

  (1)西周的政治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和世卿世禄制度的实行,使各级贵族世袭享有其封地和职务.

  趋势:制度规定越来越细致,回避的范围越来越大.

  作用:避免官员结党营私,对整顿吏治、防止地方势力坐大、强化中央集权起了一定的作用. 

  (2)同:都削弱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势力.

  异:前者是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建立,后者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

2020-09-20 16:36:5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