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卿芳会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一)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何先?”成龙奏:“弭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①在屯,未能约束。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得盗,赏;藏盗、纵盗,罚。”下部议行。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诣京师。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②,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朘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上因问:“尔尝短山东巡抚靳辅③,谓减水坝不宜开,今果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遣医往视。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取材于《满汉名臣传》)【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③靳辅:清代治河专家。

  (二)

  公治乐亭前后十余年,清白如一日。凡井间苦乐,利弊沿革,士民贤不肖,皆周知无遗。或兴、或除、或宽、或猛,无不深惬于情……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取材于王士祯《如山于襄勤公年谱墓志铭》)(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弭盗为先弭:消除B.召诣京师诣:到,往C.尔尝短山东巡抚靳辅短:缺少D.寻以病乞假寻:不久(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___

  A.宜何先大王来何操B.无问所劫为旗为民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上因问因人之力而敝之D.今果何如三餐而反,腹犹果然(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

  奸诈险恶之人,倚仗旗人的名义,私藏坏人

  B.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我的后代有这样的人,我定当执行法律惩治他们

  C.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

  河防各处设置负责人,从而没有顾此失彼的忧患

  D.不朘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

  (如果)不剥削百姓,那么拖欠的债务用什么来偿还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明清时期,知县、知府和知州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从文章内容看,知府官职高于知县。

  B.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有专门的词语,文中表示升迁的有擢、赐等;表示贬谪的有降、署等。

  C.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于成龙谥号“襄勤”。

  D.古代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生肖纪年等纪年

1回答
2020-09-20 19:4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贾宾

  (1)C 你曾经说山东巡抚靳辅的坏话.短:说别人的坏话.

  (2)A A.疑问代词,什么;B.助词,与动词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名词,处所,地方;C.连词,于是,就/动词,凭借,依靠;D.名词,结果/形容词,吃饱的样子.

  (3)B 嗣后:从此以后;治:惩治.句子翻译为:句子翻译为:以后有这样的人,我定当执行法律惩治他们.

  (4)B 文中的两个“赐”相关的句子为:“诏赐名曰永定河”“赐祭葬如例”,意思是“赐给”的意思,跟官职无关;“署”相关的句子是“署滦州知州”,这里的“署”不是降职,是“暂任、代理”的意思.

  (5)“去之日”为时间状语,其后断句;“绅士饯于署”与“旗民送于野”结构对称,中间断句,“于野”后断句;“公”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慰劳”为动词,作谓语,宾语承前省,其后断句;“去”为动词,作谓语,“离开”的意思,其后没有宾语,后面断句.句子断句为: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句子断句为:离开的那天,绅士在官署为他饯行,百姓们在郊外为他送行,老老少少簇拥着马头痛哭不已.于公也掉下眼泪并安慰他们,要求他们离开,他们也不离开,有一些人甚至送到通州才回来.

  (6)概括人物形象,根据人物言行举止概括.“成龙乃请罪”“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表现于成龙知错能改;文章的第二段表现其恪尽职守、尽职尽责.

  “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表现康熙帝知人善任;“开捐例得无累民”体现其体恤百姓

  (7)本题的作答主要结合材料一中的“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和材料二中的“公治乐亭前后十余年…无不深惬于情”进行概括.

  答案:

  (1)C

  (2)A

  (3)B

  (4)B

  (5)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6)于成龙: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知错能改康熙帝:知人善任/体恤百姓

  (7)①在管理乐亭前后十多年,一直都清明廉洁;②政治清明,有善政;③深谙百姓疾苦;④兴利除弊;⑤对官员百姓了如指掌,或了解民情;⑥办事符合民意.

  参考译文:

  (一)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被任命直隶乐亭知县.八年,被委任滦州知州.因为罪犯脱逃(将)被降职调走,乐亭百姓列出他(施行的)清明的政治,两度向朝廷申诉呼吁挽留(他),(皇上)下旨巡抚金世德调查核实,得以回复职任.十八年,被提拔做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被提拔做江宁知府.二十三年,皇上南巡到江宁,因为于成龙廉洁,传达皇上的诏令嘉奖他,(他)被提拔做安徽按察使.二十五年,被提拔做直隶巡抚.皇上诏令询问:“京城附近重要的地方,应兴利除弊,首要的事应当是什么?”成龙上奏说:“消除盗贼是根本.奸诈险恶之人,依仗旗人的名义,私藏坏人,官吏清楚地知道却不敢深入追究.以后有这样的人,我定当执行法律惩治他们.”到任之后,上给皇上的奏章说:“消除盗贼的方法,在于大力推行保甲制,(该制度)民间已经遵照施行了.”只有旗人的村子向来不属于州县(管辖),本旗的统领(又)远在京师,只有拨什库在村里,不能按约定的条件管束(他们).应当让旗人与民户共同编入保甲制,拨什库、乡长互相检查,发生盗劫,不用问是旗人是百姓,(都)协力救助保护.抓到盗贼的,(一律)赏赐;窝藏或放纵强盗的,(一律)惩罚.”皇上把这事交给相关部门商议执行.先后逮捕惩治了旗兵沈颠、太监张进升和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人,(都)依法处置.

  三十三年,皇上征召(他)到京师.(他)上疏说运河、黄河的低薄的堤坝,都应筑高加厚.河防各处设置负责人,从而没有顾此失彼的忧患.又计算治河工程耗资繁多,请求启用纳资捐官的规例,按官位品级核算收费;并推广到被罢免的各官员,上至布政使,都能捐资得官.皇上征召成龙入朝,问道:“启用纳资捐官的规例能不累及百姓吗?”成龙回奏:“不会连累(百姓).”皇上说:“纳资得官的人,哪里全都富裕?大概开口向别人借钱的人很多,(如果)不剥削百姓,那么拖欠的债务用什么来偿还?”成龙于是主动承认错误并请求惩罚.皇上于是问(他):“你曾经说山东巡抚靳辅的坏话,说泄洪的减水坝不应当打开,现今结果怎么样?”成龙说:“我那时信口胡说,如今也效法靳辅那样去做.”朝中大臣责备成龙心存私念胡乱上奏,应当消去官职,皇上让(他)复任原职,仍旧兴建检查各项重要的工程.

  三十七年,让(他)凭总督的官衔身份兼管直隶巡抚的事务.三月,(他)请求修缮永清、固安旧堤,清除浑河沉积的淤沙.十月工程完工,(皇帝)诏令赐名为永定河,建庙来祭祀.三十八年,皇上南巡,亲临察看高家堰、归仁堤各处,把增筑疏浚的事务,命令(于成龙)筹措办理.不久(他)因重病请假,(皇帝)让(他)在任上调养治疗,(还)派太医前往照看.三十九年,(于成龙)辞世,(皇帝)照例赐予祭葬之礼,加封谥号为襄勤.

  (二)

  于公管理乐亭前后十多年,一直都清明廉洁.所有市井中苦与乐,利与弊的沿袭改革,官员百姓贤能与否,全都了解,无一遗漏.或是兴办、或是革除、或是宽大、或严厉,没有不非常符合民情…离开的那天,绅士在官署为他饯行,百姓们在郊外为他送行,老老少少簇拥着马头痛哭不已.于公也掉下眼泪并安慰他们,要求他们离开,他们也不离开,有一些人甚至送到通州才回来.

2020-09-20 19:49:0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