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东北易帜张学良(口述)我有一首诗-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元首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东北易帜张学良(口述)我有一首诗,倒是想要告诉你--《谒延平王(郑成功)祠》:“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我最得意后头两句,“丰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东北易帜

  张学良(口述) 我有一首诗,倒是想要告诉你--《谒延平王(郑成功)祠》:“逆子孤臣一稚儒,填膺大义抗强胡。”我最得意后头两句,“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你看出我这诗有什么意思在里头?我是在讲我自己呢。假如我不是这样,东北不是就没有了吗?我和日本一合作,我就是东北的皇帝呀!日本人真请我当皇帝了,真请过我,跟我声明了,做皇帝!谁干的呢?就是土肥原呐。他是王道论呐。话儿都说明了,我就因为这个跟土肥原说崩了,我就知道东北不得了了。他一直不死心,那个时候他不让我跟中央合作:你当东北的皇帝,我日本捧你。我为这事情跟他火了!

  那时候,因为东北的大连、旅顺条约要满了,我那个时候就想收回,那个日本强硬派的武官就跟我讲,他说我们日本有句话,那个城是用箭射回来的,你搁箭射回它去。我对他们说,大连、旅顺名义上是我们的,事实上我们是收不回来的,我们没有这个能力收回来,我们名义上收,大连、旅顺都是你们日本人的,只不过说主权是我们的,事实上还是你们管。我们用一种选举的办法,让地方选举,用选举的办法选举谁当权,就由谁来管理。名义上是我们中国收回,但是大连、旅顺就像成为一个公共集市一样。

  下面说说易帜这事儿。

  所有各省都挂起来了,这个旗呀,是我们被服厂一夜两天秘密做出来的,我们把旗发出去,所有的旗都挂出来,日本人居然不知道,我就讲这段事情。曲折?没有什么曲折,就是他们逼我们不许挂,不要跟南京走。我跟你讲过,那个人我佩服他到万分,就是田中派来的特使--林权助。这个人,那真是外交天才。他本来是谁呀?他是皇太子--就是日本后来的皇帝的老师呀。哎呀,这个人可会讲极了,那他把我讲得呀,劝说我好多的话,方方面面都替我想到了。我总是不给他一个明确答复。到最后呀,他要走,回日本去。我请他吃饭,他再三逼我。我说,不过有一件事情,你没替我想到。他说哪件事情?我很愿意知道。我说,你忘记了我是中国人。他不讲话了。所以我知道我失言了。有人说我不易帜,自己独立的话,东北可能可以保下来。那我就变成日本的傀儡了。那东北是大呀,你大概不知道,可是我们完全在日本人手里,日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呀!

  我在东北的家产都扔给日本人了,我给你讲过这事儿没有?你要知道我在东北的家产有多大?我没讲过,我在那个时候的钱,虽然不能说称亿吧,反正我有五六千万家产。日本人把我的家产都要还我呀,“九一八”以后要还我呀,他们弄了三列火车把我的东西都送来了,我那画都很值钱呀。我跟本庄繁是好朋友,很好的朋友,我上日本也是他陪我去的。他给我写封信,说你那东西是我花钱给你包上的,都包得很好,三列火车,送到北京正阳门外车站。他还派来一个人,还写封信给我。我大火呀,我说你这是在羞辱我呀,我是地方长官呀,我决不拿我自己的东西,要还,你把东三省还给国家!我火就火在这儿,我说我是封疆大吏,我将疆土丢掉了,你送还我的东西,你是给我羞辱!我的东西照样给我拿回去,原来摆在哪儿你给我摆在哪儿。这样就又拉回去了,他就都拍卖了。

  【编者注】东北易帜是指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拥护南京中央政府。

  (摘编自唐德刚《张学良口述历史》)【相关链接】

  ①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录音、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记录历史事件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口述史并不是像有的人所理解的那样,就是一人说,一人记。而是一种将记录、发掘和认识历史相结合的史学形式。即通过调查访问,用录音设备收集当事人或知情者的口头资料,然后与文字档案核实,整理成文字稿。

  ②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汉族,生于辽宁省鄂家村张家窝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国民革命军将领,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长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将领。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

  A.张学良引用自己写的诗《谒延平王祠》,将自己与郑成功作对比,都为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做出了名垂青史的巨大贡献。

  B.名义上收回大连旅顺,用选举的办法让野大连、旅顺就像成为一个公共集市一样冶,充分体现出张学良的政治智慧。

  C.“我就知道东北不得了了”,张学良说“不得了了”既指东北危险了,又指东北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D.“曲折?没有什么曲折,就是他们逼我们不许挂,不要跟南京走。”反映了张学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客观态度。

  E.张学良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和扶植,毅然决然地放弃割

1回答
2020-09-20 21:5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何源来

  (1)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A“将自己与郑成功作对比”错,只是为了借诗句表明自己坚定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的信念.

  C“又指东北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极其重要”,文中这层意思并不明确,何况日本对东北的野心张作霖、张学良父子早有认识.

  E“子承父志”就民族气节来说是对的,但说归顺南京政府就不一定了.

  (2)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其主要信息为“他不讲话了.所以我知道我失言了.有人说我不易帜,自己独立的话,东北可能可以保下来.那我就变成日本的傀儡了.那东北是大呀,你大概不知道,可是我们完全在日本人手里,日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呀”.

  (3)本题考查概括传主的精神品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答时通过阅读梳理出主要事件,从人物在事件中的表现来把握其形象.要注意筛选出文章的主要信息归纳出观点,并举出文中的具体例子加以分析论证.

  如: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坚定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表明他崇高的民族气节;决然拒收日本人归还的家产,表明他的家国情怀.

  (4)本题考查探讨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答时要观点明确,立足文本,具体分析.据本文内容可知,张学良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爱国情操、深厚的家国情怀,所以观点应该很明确,那就是对题干中观点的否定,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印证观点即可.

  参考答案:

  (1)BD (选B得3分,选D得2分.)

  (2)①因为日本人一直要张学良当皇帝成为他们的傀儡并竭力阻止东北归顺南京中央政府.

  ②“那东北是大呀”,可是“完全在日本人手里,日本要怎么办就怎么办呀!”

  ③在这种形势下,过早表明态度,反而引起日本人的警觉,从而加快了日本武力侵略东北的步伐.所以张学良说自己失言了.

  (每点2分,共6分.)

  (3)①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拒绝日本人的拉拢和扶植,坚定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

  ②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为了国家统一结束军阀混战,毅然放弃割据,归顺南京中央政府.

  ③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当日本人用三列火车送回他的家产时,他却说:“我决不拿我自己的东西,要还,你把东三省还给国家!”

  (每点2分,共6分.)

  (4)①说他是花花公子并非毫无依据,但如果仅仅是花花公子,他就不可能成为改变历史和创造历史的人.说他的地位是他父亲给的,但他的历史地位却是后人给的.

  ②从材料看,张学良有很好的文学素养,“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这样的诗句岂是花花公子写得出来的.

  ③张学良具有较高的政治智慧.例如对大连、旅顺主权收回的办法,就是坚定主权照顾现实的好办法.

  ④张学良还具有高度的军事敏锐性.与土肥原,林权助谈崩后,马上就意识到东北在军事上面临的巨大危险.(一点2分,共8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2020-09-20 21:59:04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