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王老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tianni的问题

  请教王老师

  我家女儿今年5岁半,今年上学前班,今天她的妈妈接她放学,放学后我的孩子想和同班的同学一起玩,妈妈就问她“今天有没有作业啊?”孩子就说没有,可是她的同班同学说有,妈妈就很生气,就问孩子“你怎么说没有呢?”孩子就说“放学我在收拾东西,没有听见”,妈妈就说“没听见就是没听见,可为什么说没有呢?”妈妈就问孩子“你这样的坏习惯能不能改啊?”孩子就说“改不了了”,妈妈问她是不是不想改了,以后就这样了,孩子就点点头。妈妈说“你说的是真心话,还是气话?”孩子说是真心话。妈妈被气哭了,就说孩子“你走吧,我不要你了”,孩子又开始说能改了,妈妈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爸爸又问孩子刚才是不是这样说了,孩子可能是害怕了,就说“没有”,妈妈就生气了,说孩子撒谎,可爸爸问孩子什么是真心话什么是气话,孩子说不懂。平时妈妈对孩子有些严厉,甚至在生气的时候出现过打孩子的现象,不知道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说,妈妈现在很伤心,伤心的原因就是孩子撒谎了。以上就是事情的经过,请教一下教授,这是怎么回事。谢谢。

1回答
2016-05-03 02:2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王文革

  从你的表述上看,你既不是孩子的爸爸,也不是孩子的妈妈,应该是旁观者的身份。

  我感觉孩子说的第一句话——“放学我在收拾东西,没有听见”是真的。对此,大人可以看看孩子的相关历史,偶尔没有留意,可以提示。如果多次忘记,则告诉他准备一个记事本,每天都记录,放学前,和同学对照补充一下。如果是经常忘记,那父母就多费心,告诉老师给予帮助。老师会强调或者改变作业的布置方式的。

  关于孩子撒谎,大人可能看的很严重。一般情况下,撒谎的原因是避免惩罚。所以,每次“撒谎”后给予惩罚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毕竟我们现在不会很有效地惩罚孩子。大人可以给予另外一种核实方式,比如“你是真的没有注意还是不想做作业”,然后告诉孩子在这两种情况下应该怎样处理,避免以后不发生。或者,大人推测到孩子的真实意图,就不用核实,直接要求孩子按真实的现实做法做就可以,忽略和弱化孩子的真实意图的实现。

  关于孩子理解话语意义的事情。孩子的语言学习,需要大人的多次运用和操作性解释。比如,撒谎--你明明知道,说不知道就是撒谎;真实--你知道有作业的事情,但说没有,就是不真实。解释语言的方式很多,不能因为孩子暂时不会,不理解就回避使用,关键是解释性说明或者举例很重要。

  关于大人的态度。文中父母的反应各不相同,也不能说哪个人就是错了,都没有做错,毕竟每个人的价值和风格是不一样的。此过程,也引起了孩子的足够重视,我感觉起到了对应的教育目的。其他的辅助性支持则是后面的事情,对孩子不能操作的事情,支持是很必要的。

2016-05-30 21:05:4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