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里提到的“无为”该怎么理解?跟儒家学说提倡的“无为”一-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李国和的问题

  鬼谷子里提到的“无为”该怎么理解?跟儒家学说提倡的“无为”一个意思吗?

  鬼谷子里提到的“无为”该怎么理解?

  跟儒家学说提倡的“无为”一个意思吗?

1回答
2020-09-22 21:4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侯峻峰

  鬼谷子提出“无为”的思想观念,与老子的“无为”是共识的.无为,是《道德经》中的重要概念.其意为:道,就是严格按照自己的职责办事,职责范围以内的事,一定要做得恰到好处;职责范围以外的事,一概不做.后来演变为道教的信仰,无为成为道教徒对自然界的运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认识.老子提出无为主张,基于一个原因:老子修行达到了绝顶高度.修行达到玄同高度,就明白一切都是虚幻的,都是无的.老子已经“超越”这一高度,所以,老子明白一切“为”,不管为有为无,为大为小,都是“无”,都是空.基于这样原因,老子提出“无为”.什么是为?为就是“有”,一切起心动念造作都是“为”.什么是“无为”?“心”知其为乃是“空”,此为就是无为.老子言:“无其为,是为;无其事,是事;无其味,是味”.这说的是事物本相.由此可见,无为,就是“心知其空而为之”.也就是“心不著相”,“不执著”.“心知其空而为之”,圣人才能做到.所以,圣人不失道.普通百姓,他们只知其“有”,不知其“无”,百姓之“为”都是“有为”.所以,百姓失道.为了救度百姓,使百姓达到“无为”高度,并由此回归大道,老子在道德经开篇,便旗帜鲜明的提出“不得”主张,吹响了“不得”号角.高明的老子,清楚百姓“执着有”,不能“知其本空”.先天之“无”不知,后天之“无”却懂.老子便用“不得”二字提醒百姓.申明“不得”才是上德.这无异于当头打了我们这些“贪得”者一棒.

2020-09-22 21:43:3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