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箸的意思是什么】-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沈毅的问题

  【箸的意思是什么】

  箸的意思是什么

1回答
2020-09-23 16:5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罗晓春

  箸

  zhù

  (1)ㄓㄨˋ

  (2)筷子.

  (3)一种生在南海岸边沙中的竹子.

  (4)古同“著”,明显.

  (5)郑码:MBM,U:7BB8,GBK:F3E7

  (6)笔画数:14,部首:竹,笔顺编号:31431412132511

  详细注解

  --------------------------------------------------------------------------------

  箸

  筯

  zhù

  〔名〕

  (1)(形声.从竹,者声.本义:筷子.又作“筯”)同本义[chopsticks]

  羹之有菜者用梜.——《礼记·曲礼》.注:“今人或谓箸为梜.”

  纣为象箸,而箕子唏.——《史记·十二诸侯年表》

  停杯投箸不能食.——唐·李白《行路难》

  辍箸叹曰.——清·周容《芋老人传》

  (2)又

  亦辍箸曰.

  (3)又

  独一箸间.

  (4)又如:长箸(较长的筷子);箸长碗短(比喻餐具凌乱不齐);箸筩(盛筷子的竹筒);箸子(筷子)

  词性变化

  --------------------------------------------------------------------------------

  箸

  zhù

  〔动〕

  (1)通“著”.显明;显示[manifest]

  知命者也,箸是者也.——《荀子·非十二子》

  霸者之善箸焉.——《荀子·强国》

  致忠信,箸仁义.——《荀子·王霸》

  (2)撰写,写作.后作“著”[write]

  箸《论衡》八十五篇,二十余万言.——《后汉书》

  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著也.——《史记》

  (3)又如:箸录(记载;记录);箸论(著作,论述);箸撰(撰述;写成的作品).

  箸还有一意

  箸是古代中国象棋中的一枚棋子

  箸(筷子)

  古人称筷为箸,自商代箕子怖象箸(《夜读拾得录(一三一)》),汉代张良借箸为筹(《夜读拾得录(八十四)》)及宋代宋仁宗的“一下箸为钱二十八千”(《夜读拾得录(五十一)》),两千年间一直沿用.据说,到明代才逐渐称呼筷子.如明人陆容《菽园杂记》载,吴中民间俗讳,因箸,同住音,行舟讳言“住”,所以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快,李豫离在《推篷寤语》中说:“至有士大夫间亦呼箸为快子者,忘其始也.”

  用筷,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旧著已经谈论很多.而从考古资料提供的两点信息,可能知者不多,可以作为对古人用筷的进一步了解.

  一是筷子最初的器形,为两头粗细一样.先秦时期的箸,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如云南大波那木椁墓出土的铜筷,整体圆柱形.湖北云梦大汶头一号墓和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都属于西汉早期墓葬,出土的竹箸,也都是两端粗细一样.到了汉代后期,才出现首粗足细的箸.再者,古代的箸,直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这是因为古人的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梜(即箸,同器异名),其无菜者不用梜.”夹羹内之菜,没有过重的分量,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因而径细亦可.

  古人餐具也很讲究清洁.酒杯有杯盒,食杯也装盒,箸皆盛放于或筲(即箸筒),如同今日的筷筒.上世纪湖北江陵和云梦的汉墓中出土的箸,就整齐地装在竹筒内.这个竹筒叫做或筲,同墓出的遣册内,记此名称.饭后洗涤干净的箸,不能乱扔乱放,要放进箸筒,不受脏污.既简便,又卫生.要谈筷文化,这也是个小小的亮点.

  ①铜箸(战国)②竹箸(汉)

  ③银箸(唐)④竹箸(元)

  ⑤竹箸(明)⑥筲筷筒(汉)

2020-09-23 17:01:41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