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孩子性格上面的问题-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sccey123的问题

  请教孩子性格上面的问题

  王老师好!

  儿子六岁多了,下半年上小学,性格上有些问题比较让人头疼:

  1、胆小,不自信。不敢一个人呆在家里,哪怕大人只离开几分钟。在小区里玩也只肯在大人的视线范围之内。3、4岁的时候玩滑滑梯一定要等上面一个小朋友都没有了才肯玩,否则宁可不玩。荡秋千也一直害怕,直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在我的反复鼓励下尝试了几次,体会到了荡高的乐趣,才不再拒绝。跟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只是被动地参与,很少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或看法。更喜欢跟女孩玩,自称好朋友全是女孩。

  2、喜欢藏东西。在自己家里不藏,在外婆家藏,比如眼镜盒、杂志、钥匙什么的。藏完东西之后一转身自己都忘记藏哪里了。跟他反复讲道理,但仍会再犯。他自己说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是管不住自己,随手就藏起来了,这一点让我非常困惑。

  3、器量太小,喜欢捉弄人。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一件是有一次坐电梯,我带着他进去后听到外面有人在喊等一等,声音很大,我确信他也听见了。可是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过去赶紧按下关门按钮,等门关了电梯上行了,才明显松一口气。还有一次是外婆去幼儿园接他,顺便去医院配了好多药,不知怎么回事没有袋子装,都抱在手里。外婆见他裤子口袋蛮大的,就塞了两盒药在他的口袋里,他就非不肯,把药拿出来还给外婆,自己空着两只手跟在后面。后来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因为这个药是给外公配的,外公对他太凶,所以不肯帮外婆拿药。

  另一方面,在幼儿园里,老师对他的评价却一直很高,认为他听话、遵守纪律、不捣蛋。不过也反映过他动手能力较差、自信心不足的缺点。

  家庭教育大部分还是以说服教育为主,有时候会把他关门外反省。可随着他年龄增长,越来越感到力不从心,觉得教育起不到效果,有些坏毛病非但没改正,还更严重了些。

  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很担心孩子将来的健康成长。请王老师赐教。

2回答
2016-05-21 18:3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王文革

  你好,6岁孩子的行为还很难说就是性格,毕竟他们的行为表达形式是易变的。

  1、胆小

  你对胆小的定义包括3个方面:不能独处,不敢玩动作幅度大的设备/活动,交往不主动。是这样的吧,如果不是请纠正我。

  A、独处

  这个是需要经验支持的,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但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让孩子独处。如果必须这样,那你可以结合孩子的情况来进行,尽量消除孩子的担忧。

  孩子不能独处,你要询问他到底怕什么。这很重要,只有你了解了这些,才能有效地支持他。如果是一些挫折经历或者难以消除的恐惧对象仍然存在,那绝对不能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独处训练尝试的。

  你说的在小区内也必须在大人的视线内,可能是你说他以前吧。现在应该不会的,都6岁了。

  B、不敢尝试设备/活动

  这个可能也和上面一样,你的一些例子描述多是以前的?

  在不考虑对人紧张的前提下,孩子回避这些活动,可能和经验、同伴/大人的参与等条件有关。

  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经历,前者更能巩固他这类行为,后者则正相反,会抑制类似的行为。成功和失败都是经验,孩子以后对应的敢为水平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尽量给孩子创设初期的成功经验,然后他才能在既有的基础上去尝试高难度的。

  由于同伴参与的共同活动有良好的社会促进作用,会有效地抑制孩子对任务的回避,所以,你还是多让孩子们一起活动。

  大人在场的活动对你们来说可能比较多,这时,大人最好是参与到里面来,这样他会更放松。如果大人仅仅是旁观、评价,那会抑制孩子的冒险行为。

  C、交往不主动

  你文中写了孩子在幼儿园多是女生伙伴,说明他具有一定的交往能力。为什么不多和男同学交往?

  可能的原因有:和男生没有共同经验、个人能力不足、家庭给铺垫的交往范围多是女生。

  A、少共同经验

  作为家长要多观察别的孩子的活动,别的男孩子接触的东西,一定也要让自己的孩子接触。

  B、个人能力不足

  关于动作,可能他有些弱。但在幼儿园内不可能多是体力和竞技类的活动,所以,这个因素比较小。更多地可能是a中的因素起作用。

  C、交往范围

  孩子如果个性比较退缩,那家长一定要主动去结交男孩子的家长。这样,他们自然会混在一起。

  2、藏匿东西

  你对此表述的很清晰,在别的家里藏,而在自己的家里不藏。他藏好后就忘记。你再向老师核实一下,在幼儿园是否有类似的行为。

  这是一个有意义的行为,你最好带孩子到当地的心理门诊去看一下。他现在能表述其感受和体验,是能给医生提供相关的信息的。

  你先观察一下,他藏东西的类别、情境和当时他的样态等,尽量总结规律。

  3、“气量小,爱捉弄人”

  从孩子对这类行为的表述上看,他还不是典型的恶作剧。你能不能再多举一些例子给我?就像你前面表述的,有情境、有孩子的感受和理由,有大人对此的反应等。

  两个例子太少,还找不到一些共同的东西。比如,第一电梯里面的,他可能是对人回避;第二个路上不帮助奶奶可能是一种开脱。

  两个例子中大人的反应都是默认,这等于支持孩子继续这样做。

  4、请补充一下,你感觉力不从心的范围、事件、和孩子对应行为的发生频率、他的反应等。

  5、关于自信

  这个词还不能有效地定义他,自信是依附于对应的行为的,如果脱离具体的行为,那空谈自信是没有意义的。当你自己对应上的时候,你会发现,孩子的一些退缩和回避类行为,和你所谓的自信根本不着边。

  他现在在学校的表现还不错,所以,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上学上的问题。还有,你要给我补充一下,你对其“健康的担心”的具体指向。

2016-05-24 15:33:44
王文革

  1、不能独处

  你孩子不是胆小,比如他可以欺负他奶奶、挑战你们的管理,这些就是胆大的孩子也不太容易做出来的。

  你还是要问一下他到底担心和怕什么,外星人只是一个方面。只有知道他怕什么,我们才可能帮助他,否则神仙也没有办法。

  2、不自信

  我第一个回帖里面说的很清楚,不要认为孩子的不能也是不自信。你再仔细分析一下我第一个回帖中讲的自信的判定条件。不能泛泛而谈,至少我不清楚消除什么,更谈不上怎样消除了。

  缺少交往经验的,就增加;对应技能不足的就训练;有些需要大人和其他人共同参与的,你们要加入。

  对人回避还和孩子的内向气质有关,但这个判定的前提是他在熟人面前则不这样。

  3、藏东西

  因为在其他地方他不藏,这就容易让你们发现他藏东西的行为,这个时候核实一下他为什么藏。然后把他对此的描述转说给我。

  目前线索太少,需要你们多留心,及时核实。

  4、“气量小、爱捉弄人”

  这次你又增加了2个例子,同样,这些例子也没有共性,我也没有办法对应上你说的“气量小、爱捉弄人”。这有对象、频次和水平上的要素,需要你考虑。

  由于奶奶的权威不足,孩子可能会欺负她,但不能说他是爱捉弄人。如果每天频繁欺负他奶奶,也不能算是爱捉弄奶奶。这是一个教养问题,需要你们干预。

  烧卖事件,可能是孩子状态不好,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也不是单纯的任性。但肯定地说,孩子在家里也是不惧你们夫妻的。

  权威是教育的一个前提,口头絮叨或者大人对孩子的错误轻描淡写或者很无厘头的反应都会加重孩子的不遵从,状态一不好,就发脾气。

  你的教育孩子能听懂,但基本不会坚持,会重犯的。因为他这类行为的发生对他而言,是没有任何苦楚的。

  5、逆反

  看他的样子,就感觉这小子太欠收拾了。

  前面我提到了,你们的权威和处理方式问题。如果你认为他不遵从的行为是叛逆,那也是你们给培养的,是家教问题,而不是孩子问题。你们仔细分析一下自己的教养相关,如果有促使他这样的行为,那你们可以改变一下。

  6、不健康=不受欢迎

  这个公式是不成立的。

  这是你的担心?但现在老师不是很喜欢他嘛。

  他现在的行为方式还不能说是性格,导致他前面这些行为的因素其实很少,你还是从教养线索方面分析一下。如果你感觉费劲,你可以找一个经常接触你的亲戚,让他们帮你分析一下。

2016-05-31 09:39:4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