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方铭松的问题

  (28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

  (28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改革农业经营模式,是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的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并厉行除旧布新,力求富国强兵。但历代对此褒贬不一。董仲舒说上曰:“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苏轼上书神宗:“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灭亡。”

  ——摘编自人民版高中历史教材

  

  (1)简析材料一中商鞅的变法措施对农业经营模式转变的影响。(4分)根据材料一,归纳董、苏二人否定商鞅变法的理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出发点。(4分)

  材料二 张謇为近代著名实业家,曾创办通海等盐牧公司,为大生纱厂等提供原料。

  

  图1通海垦牧公司 图2通泰盐垦公司债票 图3大生纱厂股票

  张謇认为,“实业者,西人赅农工商之名,义兼本末,……义有先后而无轻重。”“考之泰西各国,近百年来,讲求农学,务臻便利。”“农以垦荒为先”,“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他说:“我国有小农而无大农,故终岁勤动,往往仅足自给。……当集公司而兴农业。”建议“久荒之地,听绅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国人能为地主而资力不足,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无以收化荒成熟之效。但须不犯土地、尊主国之权。”并亲身实践,于1901年联络汤寿潜等人发起报股,创办通海垦牧公司(图1)。公司从1911年始有盈利,1911至1925年的15年中获利尤为丰厚,纯利达84万余两,几为原始投资的3倍。自是以后的20多年间,在苏北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利用沿海滩涂建立起了数十个垦牧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图2—3),掀起了一个围海造田的热朝。

  ——摘编自:苑书义《清史研究·孙中山与张謇的农业近代化模式述论》

  (2)根据材料二,概括张謇“通海垦牧公司”经营模式的特点。(4分)为什么该公司在“1911至1925年间,获利尤为丰厚”?(4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农业经营模式的看法。(6分)

  材料三 20世纪以来中美改革农业经营模式的系列举措

  国家

  时间

  农业文件及其调整措施内容摘要

  美国

  1938

  《农业调整法》:加强农业计划,提高农产品价格,增加农民收入。

  1949

  《1949年农业法》:调控农产品价格,解决生产过剩,实施环境保育计划。

  1985

  《食物安全法》:降低价格支持成本,减少对市场的干预。

  1996

  《农业完善和改革法》:完善市场导向,减轻财政压力,促进农产品出口。

  2008

  《食物、环境保育与能源法》:安全保障补贴,永久灾害援助,推广科研。

  中国

  1958

  《关于建立农村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建立农村人民公社。

  1983

  《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合作化新发展。

  1985

  《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

  2005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加快科技进步。

  2006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水利化、科技化、信息化、现代化。

  2012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农业科技创

1回答
2020-09-24 21:1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宋兆辉

  (1)影响:推动集体农耕向个体农业转变(或者:废除井田制,确立个体小农经济);(2分)阻碍传统农业向商品农业转变(或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农业商品化发展)。(2分)理由:董认为商鞅变法加剧了贫富分化;苏认为商鞅变法导致了秦朝短亡。(2分)出发点:董意在宣扬独尊儒术;苏意在反对王安石变法。(2分)(2)特点: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沿海滩涂综合开发;重视棉花种植利用;公司化大农业模式;重视机械化和科技;引进外国资金技术等。(任4点,4分)原因:清末“新政”沿用戊戌维新时改革方案,奖励实业;辛亥革命扫清了障碍,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欧洲列强忙于一战;群众反帝爱国运动;实业救国浪潮推动;公司经营模式先进等。(任4点,4分)看法:该模式开创集约化农业先河,解决部分贫困人口的就业,促进了苏北地区的近代化,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意义;(4分)但该模式缺乏最终成功的社会条件,围海造田也容易破坏生态环境。(2分)(3)共同趋势:(体制上)由加强政府计划指导,到依靠市场调控农业;(策略上)由依靠政府扶植保护,到依靠科研创新兴农;(内容上)由关注稳定生产和农民收入,到更关注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原因上)由主要基于政治需要,到基于可持续发展等(任3点6分)

  分析:

  (1)第一小问从农业经营模式以及农业商品化的角度组织回答;第二小问董仲舒的理由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来概括答案,苏轼理由从“虽得天下,旋踵灭亡”来归结答案;第三小问董仲舒从思想角度归纳答案,苏轼从阶级立场角度组织答案。(2)第一小问从材料中图示“通海垦牧公司、通泰盐垦公司债票、大生纱厂股票“可以归纳出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的答案,从”利用沿海滩涂建立起了数十个垦牧公司及其它相关企业“可以归结出沿海滩涂综合开发的答案,从“农产之重要,无过于棉”可以概括出重视棉花种植利用,从“民召佃开垦,成集公司用机器垦种。”可以概括出“公司化大农业模式”答案,从“外国人有资力,又有技术,而不能为地主,非合并而利用之”可以概括出“引进外国资金技术”答案;第二小问从“1911—1925”时间可知是民国时期,结合民国时期国内和国外两方面因素去分析即可;第三小问结合垦牧公司的性质从积极和消极角度去思考作答。(3)中美农业经济发展趋势从经营体制、内容、策略和原因等方面去分析作答,体制上从计划经济和市场调控角度分析,策略从政府扶持和科技角度思考;内容从农民收入和环保角度组织答案,原因从政治和生态环境角度归结答案。

  考点:

  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020-09-24 21:17:4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