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半的女孩内向怎么办-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huihui2007的问题

  三岁半的女孩内向怎么办

  王老师,您好!

  我的女儿现在三岁半了,小的时候我自己的父母带过,请亲戚帮忙带过,爷爷奶奶也带过。

  我的工作是老师,时间自由,所以也经常带孩子。

  孩子的爸爸工作地点离家远,管孩子少,不过半年前住在一起了。这半年,我们搬家了,换了两个地方。

  经常换人带,导致孩子内向,特别是两岁多的时候,根本不和小朋友玩。和单独一个可以玩,如果有一群,她就要走开。

  为此,我费了很大劲,多带她出门,和小区里熟悉的孩子在一起,改善了很多,但这方面始终不是主动的。

  小孩在三岁刚过的时候去了幼儿园的托班,她适应的还好,过了一周之后不哭了。后来一直很喜欢上幼儿园。

  她很喜欢当时的那个老师,回来也经常说同学的名字。

  最后有几天,是年前,幼儿园也要放假时,突然就说不去,开始哭。一直和我说,在幼儿园不看电视。

  在幼儿园可能也哭了的,老师不知道是为什么。孩子的班主任,是个非常年轻的老师,我觉得她根本不了解小孩。或许是太忙了。

  比如,有次当着我们孩子的面,说她尿裤子的事情。我觉得讨论孩子的问题,还是避开她本人为好。

  我自己总觉得是这件事情之后,孩子才不想去幼儿园的。

  放假前,去和老师告别时,老师说孩子,有什么不会说,挺有心事的样子。

  我之前都没这么觉得她,后来我想,别人的评价总是客观些的。老师说,比如和其他小孩有了争执,她就哭,问她她不说。

  孩子上幼儿园之后不算内向。在外面,碰到他爸爸的同事,让她叫都会叫的。别人问话,她也答得很好的。有的时候很疯,跟在不认识的人身后瞎跑。

  年后,我们转了幼儿园,也并不是针对那个幼儿园的不满,主要是住的地方变了,就近上的。现在去了几个星期,基本适应了。

  我觉得她的问题是,如果都是大人,她表现还好,比较自然。如果有一群小朋友,她就非常不自信了。这段时间,就我的观察,在新的幼儿园,认识了新的伙伴,放学后和她们有几个能玩到一起。跟着她们跑,还是很开心的。

  让我纠结的是,我给孩子在外面报了个创意宝贝的课程,小班教学,一个班6个孩子,年纪和我们家孩子差不多的,也许有的大两三个月。一周去一次,是晚上,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孩子在那里表现不是很好,那种课程是发散似的,老师提些问题,别的孩子都抢着回答,我估计我们家孩子不怎么说话。我看,如果是让她们玩的时候,她还算主动的。而且她自己估计心里也不喜欢那里,因为她和我说过,不喜欢那个老师,喜欢周老师(周老师是幼儿园的老师),问她为什么,她说周老师漂亮些。可是,我看其他孩子,有的和那个老师互动的很好的。

  如果孩子真不喜欢那里,我是否该去退课了。本来花钱,是为了让她性格主动些,如果起到不好的效果,不是没用吗?要不就是坚持去几次,不再问她表现如何什么的。但是她自己可能会觉得不如别人吧。因为试听课时,她一个人上的,老师问她话,她还回答的。不说特别好,也行。但是人一多,别的孩子表现得好,她就不开口了。

  因为在那里上课,她的体验不愉快,所以她不怎么喜欢那里。总是要跟着我。

  比如,让她去找那里的姐姐要个饼干,她都不敢。

  对于这种内向的孩子,是鼓励,顺其自然了,还是该怎样。

9回答
2016-05-02 12:3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敕勒歌绒业

  宝宝一般都没有安全感,多关心照顾她一点吧

2016-05-22 12:19:53
王文革

  陌生情境,相对陌生的任务,孩子有些退缩是可以接受的,这没有什么。

  你先看一下那个创意的班级教学在内容上是否是有结构的,是否是系统的。那些没有教材的随意课程最好不要去了。如果有相对固定的内容,那你可以在家里提前让她做,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她的课堂效能感。

  同时,你设法和这里的同学结交一下,如果能在一起多混混,熟悉了也就不会排斥这个班了。对幼儿园的适应也如此。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来带孩子,你可以召集一些小伙伴,由你来组织大家的活动和学习,这样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取向主动,相应的成功经验也会多一些。

  不用关注是否内向,这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当孩子不主动时,多是人际紧张,然后才思考是否是任务难度不合适。人际焦虑的改善只能通过经验积累和对象熟悉来破解,而且这个还有很好的迁移性,孩子能够灵活应用。

  频繁更替居住环境、监护人和学校,对孩子来说是很大的生活事件,是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的,这需要我们在做类似的决定前一定要考虑一下孩子的承受能力。这个影响会随孩子心理能力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的,所以,你也不用太担心。

2016-06-04 04:20:52
王文革

  现在来不及回复,我晚上回家抽时间来回复。

2016-05-25 20:07:03
王文革

  随孩子适应,你又有了新的担忧。

  1、模仿

  这可能是有具体的情境的,否则真的是大的问题。我估计是他想和对方玩,或者曲解了对方行为的意义。而不是一概地模仿动作和语言。你可以根据情境来分析一下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是把握和理解孩子行为的方式之一。

  不同用自信与否来描述人的行为状态,自信这个东西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对当前任务的胜任预期。脱离孩子的能力、经验基础和任务属性谈自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这个词也是用来鉴别一个人是否具有科学基础的指标,频繁使用或者看重这个词的人科学基础水平也相应地低。(这是一个秘诀,科学≈自然科学系列相关)

  2、教育理念冲突

  你下一个帖子也谈了,这里先忽略。但我强调两点:理念这个东西是虚无的,多数和具体操作无关;班级教育的目标是消除差异(行为和知识)。

  3、人际被动

  这个对孩子来说,成因很简单。比如,气质、挫折经验、环境强化适合度、对象的个人条件等。

  结合前面的1,我估计她还是气质有些内向,环境仍然不熟悉。

  孩子间也不都是喜欢对方是主动,他们能结识的条件也不多。比如共同或者相似的要素、对方的长相、机会主导水平等。

  你说的孩子年龄小其他孩子半岁,这也是一个因素。越小的孩子,年龄导致的能力差异越大。

  今天就先到这里。哈哈,白天的时间就是很零散的。

2016-05-10 19:29:39
王文革

  你的纠结并不是无关痛痒,而是思考了一个教育,尤其是幼儿教育上一个重要问题——价值偏于外向的孩子,歧视和忽略内向的孩子。这不是教育公平的问题,而是价值的严重偏差和对儿童个性的践踏。

  外向的孩子和内向的孩子数量是对等的,各占1/4-1/6的样子(含混合型偏两极的),整个教育偏于外向,那就有5/6-3/4的孩子被否定和忽视。他们没有机会,被老师反复贬低和打压,当然是用类似“自信”这样的骗人的概念了。

  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以前更多的是家族歧视(含爵位、种姓、出身),后来夹杂了种族,现在也都在改观。和他们相比,我们国家除外貌外,基本没有这些歧视基础,多好的一个社会环境和文化基础呀。结果,以前是比爸爸,现在比家境,这个基础上是搞什么个性歧视,真的不清楚这些搞教育的人怎么想的。教育是着眼知识、技能、社会化等可教化的方面,而不是根据不可变的因素搞区分倾向。

  我个人特别反感和看不起那些搞教育的人,包括各种教育家、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什么玩意儿。对他们,我喜欢用缩略语就是TNND&TMD。

  扯远了,你对孩子个性和发展的理解是合理的。

  不足的地方是你别对抗老师,他们是可以改变和争取的,这不需要技巧,只要你愿意,你孩子也可以获得对应的机会。

  别像我搞清高玩正经,我没有贿赂老师,结果我孩子4年了始终和班级最混乱的孩子同桌,这是很大的代价。也投诉过,但无济于事,反而把自己课变通的路给堵死了。

2016-06-04 23:29:40
王文革

  原帖由 huihui2007 于 2011-6-1 18:25 发表

  孩子在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她从来不会主导别人,都是被人支配,别人带着她玩。

  如果别人不和她玩了,她不高兴,但也不知道怎么做。

  或者跟着其他孩子跑,人家都不理睬她,她也不跟着玩了,不知道主动和其他孩子去交往。

  也许该交她 ...

  被别人支配未必就是受挫,就是不高兴,随帮唱影地玩,没有什么。这和你后面说的被拒绝是两回事。

  这个不用教,教也教不会,只要他们之间混熟悉了,就好了。

  一个快速提高你孩子LD力的办法就是你的参与或者让他们得到好处。

2016-05-05 06:49:19
王文革

  成人的气质和性格的表达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属性、行业风格、调整需要、成就强化等,一个极端内向的人也可以在某种条件下变得极端外向。

  关于你孩子喜欢夸奖厌弃抑制,并且表达出来,这和她的内向气质不太符合。所有的人都希望获得表扬,这和气质无关,只是内向的孩子对表扬的兴奋反应不外露,比较内敛,对批评等抑制反应也如此。

  孩子能做出回避和趋向反应,并能表达出喜欢和不喜欢,这可能是大人给明示后的结果。有些挫折还是就事论事做内归因,尽量不要指向别人。

  内向的孩子更在意别人的评价,这是真的。但这无所谓好坏,可能积极作用更大一些。

2016-05-11 10:01:04
王文革

  不用放弃工作,可以弱化工作,投入心思在孩子身上绝对值。

2016-05-17 07:09:42
王文革

  那就按你的方法去帮助她,只要能跟上教学,可以不复读。

2016-05-07 16:06:38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