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小孩爱做值日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good-kid的问题

  6岁小孩爱做值日生

  王教授:您好!

  我有个6岁的儿子,现在上中班。他很喜欢看动画片,在家里,平时我允话他一天看两集动画片,大约40分钟。

  上小小班和小班时很少哭闹。前段时间,小孩发烧,在医院挂瓶一个星期,医院的挂瓶室里有电视,一整天都放动画片,小孩看了一周的动画片。

  身体好了后不想上学了,哭闹不休,我送到教室出来,从后面追上来拉着我。这几天,天天这样。

  回了家,我问他为什么不想上糼儿园,他说老师说我不好,不喜欢我,讨厌我。

  他还天天想做值日生,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说的,表现好的小孩才做值日生,做值日生还可以去食堂拿点心。有一次,老师己安排了其它表现好的小朋友做值日生,他还问老师,要不要一个候补值日生。

  前天快到指定值日生时,他又哭起来,老师问他是不是给他做值日生就不哭了,他说是。

  老师还说,在班里,他只要发现不对的事情,东西放得不好,他要跟老师说,快到吃饭时候,他要提醒老师,该去拿午餐了,吃完午餐看5分钟动画片,他又叫老师该开电视看动画片了。。。。,老师说他很操心,让老师很烦。

  今天早上,还是不想起床,一直哭闹,送到教室,我要走,他捂住头拉住我的手说,“妈妈,你听我说,我刚才碰到头,头疼,我要回家。”

  我家就一个小孩,小区里也没这么小的小孩一起玩,所以他接触面很小,性格比较内向,胆小,自尊心很强,比较柔弱,但很犟,只能听好话,请问王教授,他不想上学,我该怎么要求和配合老师,该怎么引导教育他。

3回答
2016-05-21 10:3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王文革

  接触面小,那你大人可以带孩子到孩子集中的公共场所去玩呀,这很简单。另外,我真不相信你所在的小区没有年龄相仿的孩子,除非是人口迁出地的老小小小区。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地方还真不适合孩子居住。

  1、关于哭闹不愿意上学

  由于你没有描述他类似行为的发展史,那我就假设是生病造成的对学校环境的疏离不适应造成的。这就好办了,坚持两周就可以了。

  生病停课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大的事件,如果期间强调孩子的“懂事”行为,同时在知识学习上补上学校内容,可能会很大程度上缓解孩子复学的不适应。

  2、在学校指使老师

  告诉老师不要听他的,只要不积极应和他,他会收敛的。

  你在家里也要进行相关的教育,不能受他指使。

  3、只能听好话等

  这可能是你们家教造成的。如果有可能,你补充一下自己的家教情况。这方面的内容会很多,你可以从对比其他家庭的一般教育和可能对孩子不良情绪表达、行为模式起到影响的方面入手,强调情境、对象、频次和表达、以及大人的反应方式,要以一个行为的发生、发展的时序线索。

  这已经不少了,耐心地补充上来。

2016-06-04 05:03:28
王文革

  虽然你没有按要求对自己家教进行详细描述,但我估计也是在正常的范围内,尤其是你对孩子磕磕碰碰的理解。

  1、孩子怕那个孩子?

  前面我已经说了你比较看淡孩子之间的冲突,遇到这样的事情,只要大人不大造声势,就不会对孩子有伤害性影响。也就不存在怕那个女同学的反应,可能你多虑了。

  少部分男孩子动作发展不好,走路倾向于跑,一玩就疯,感觉动起来像飘一样,对玩伴也容易把握不好动作力度。莫非你孩子是这样的?

  如果不是怕那个孩子,应该就像我说的是生病造成的。生病后孩子的一些行为权限会自然提高,这点也可以理解他当前愿意在班级出头的心态。

  如果是这样,那过两周就可以了。

  2、结识玩伴

  独门独院的小区,那你们住的是别墅区了?如果是,那你就要在短期内降低自己的社会阶层,和普通民众打成一片。班级那么多同学,只要你主动交往,我想是很容易找到玩伴的。

  任何孩子都愿意和大孩子玩,但大孩子不一定会喜欢和小孩子玩。维系玩的关系,需要大人付出一些情感什么的。比如,你结识对方的家长,成为好友后,孩子自然也就能必须接纳了。

  孩子是没有阶层意识的,所以,你要主动一些。

  3、关于你后面的几个问号

  A、不能主动和别人玩?

  这应该不是真的,可能是发生的频次少了点,他应该有这个能力的。孩子主动交往的事情,我前面也说过,就是要结识并常在一起,熟悉了他就会主动。

  这样的行为和气质性格没有必然的对应。

  B、本性积极?

  不能单通过对老师的权利要求来说明他的“本性”。

  孩子指使老师可能是有些条件的,比如,你们和老师的一些“灰色”交往被他看到了;他试图通过角色官衔来打压同学了等。

  C、交往有欠缺?

  因为孩子生活在一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所以不能对此进行判断。很可能是教养中这方面的剥夺造成他对同龄人交往经验的不足。

  是否是,需要你创造更多的交往机会。如果还不能,那应该是个体原因。

  D、培养自信心

  自信是和任务相依附的,不能抽象地谈自信。他擅长的,就自信,这道理很简单。

  培养自信就是通过让他擅长对应的活动和任务,你应该可以具体化的。

2016-06-02 09:59:13
王文革

  剖腹产是有的孩子这样,但没有剖的也有这样的,说明可能是某种目的下的一种舆论导向而已,不用在意。

  孩子“摸人”一下,这个是问题,因为大部分孩子不这样的。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异常就是在固定的文化情境下,同质人群的发生比例和对他人的影响来定义的。

  综合以前生病的表现,你的归因是有道理的,那我们就看他换桌后的表现怎样。

  如果是生病中断上学造成的,那恢复起来会很快的。

2016-06-05 07:46:2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