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陈建熊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的差别,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议

  材料二  经过了一次大革命的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这是中国革命战争四个主要的特点。这些特点,规定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指导路线及其许多战略战术的原则。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1936年)

  材料三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请回答:

  (1)材料一与材料三对当时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2)材料一中认为中国革命应走什么道路?是否正确?结合材料二有关内容加以说明理由。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毛泽东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方面怎样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1回答
2020-09-26 18:42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盛立

  (1)本小问的不同,根据材料一“在中心城市爆发了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可以得出工人阶级的斗争决定着全国革命高潮;根据材料三“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无疑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可以得出农民斗争是决定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第一小问的道路,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可知,强调的是城市工人阶级的作用,坚持走城市中心道路.第二小问的是否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城市中心道路不符合国情,很明显是不正确的.第三小问的理由,根据材料二“政治经济不平衡的半殖民地的大国,强大的敌人,弱小的红军,土地革命”可知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只能是农村.

  (3)本小问的简述,马克思认为革命应该在工人阶级力量较强的城市爆发,材料一坚持城市中心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但是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的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故答案为:

  (1)材料一认为中心城市的工人斗争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材料三则认为农民运动才是促成全国革命高潮的决定因素.

  (2)道路:以中心城市工人暴动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

  不正确.理由: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在城市敌强我弱,仅靠工人阶级的斗争不可能取得胜利.事实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3)国民革命失败后,鉴于以城市为中心开展武装斗争一再失败的教训,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开展土地革命,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一条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2020-09-26 18:45:3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