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权是对海上自由贸易保护而派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马俊英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海权是对海上自由贸易保护而派生的,但在很长时期内,如明清两代,为保持农业社会的稳定,采取禁止海上贸易的措施,所谓“片板不得入海”。在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权是对海上自由贸易保护而派生的,但在很长时期内,如明清两代,为保持农业社会的稳定,采取禁止海上贸易的措施,所谓“片板不得入海”。在这种情形下,从事海上贸易被视作非法营生,王直、郑芝龙等东南海商--军事集团被称作“海贼”,海权实践属于个人行为而非国家行为,相反还时时处处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压制。而西方海权实践往往是国家行为。小农经济社会形成了维护自身的意识形态体系和价值观……传统的儒家观念体系沉重地压抑着商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发育。商业社会的人生价值观与传统儒家文化格格不入。……海军是农耕经济社会的额外负担,很容易把国家拖垮,明代郑和强大的舰队之所以昙花一现,就是这个原因。农耕文明陆军强大国家就强大,与海军无关。

  --摘自倪乐雄《21世纪对海权的沉思》材料二 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指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兴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观诸国之海军表,其国力竞争之消息,可以肤喻矣。”先生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向国人阐述了世界海权的发展走向:“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移于太平洋矣。……盖太平洋之中心,即中国也;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为了保卫和争取中国的制海权,孙中山从中国近代的惨痛教训和20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形势出发,提出了“海军建设应列为国防之首要”。他高度重视港口建设,称港口为“国际发展实业计划之策源地”,并强调要独立自主地发展中国的航运业和造船业。

  材料三 这航海法制定的时候,英、荷两国虽实际上没有战争,然两国间的仇恨,已达极点。这仇恨在制定这法律的长期议会统治时期已经开始,不久在克伦威尔王朝及查理二世王朝的荷兰战争中爆发了出来。所以,说这个有名法令有几个条目是从民族仇恨出发的,也不是不可能的。……航海法对国外贸易,即对因国外贸易而增加的财富,是不利的。一国对外国的通商关系,像个别商人对他所交易的人的关系一样,以贱买贵卖为有利。但是,在贸易完全自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最可能有贱买的机会,因为贸易完全自由,鼓励一切国家,把它所需的物品,运到它那边来。……由于国防比国富重要得多,所以,在英国各种通商条例中,航海法也许是最明智的一种。

  --亚当•斯密《国富论》(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国古代海权意识淡薄的社会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孙中山的海权观有哪些具体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制定航海法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背景。

1回答
2020-09-28 19:55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胡澄宇

  (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的描述可知,原因是农耕经济的封闭性造就了中国古代“重陆轻海”的意识;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实践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压制;儒家观念体系的压抑;海军建设和海权维护,耗资巨大,封建政府不愿投资或是无力承受.

  (2)本小问的表现,依据材料二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的海权观的表现是反对列强侵略的迫切任务是捍卫中国的海权;捍卫中国海权应有具体的行动与高超的战略;以发展海洋实业作为恢复和保卫海权的基础;最终达到以海兴国.

  (3)本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三的描述,结合所学可知,背景是政治是英国革命后,资产阶级开始掌权;军事是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经济是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或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

  故答案为:

  (1)农耕经济的封闭性造就了中国古代“重陆轻海”的意识;明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海权实践受到强大的国家力量的压制;儒家观念体系的压抑;海军建设和海权维护,耗资巨大,封建政府不愿投资或是无力承受.

  (2)表现:反对列强侵略的迫切任务是捍卫中国的海权;捍卫中国海权应有具体的行动与高超的战略;以发展海洋实业作为恢复和保卫海权的基础;最终达到以海兴国.

  (3)背景:政治:英国革命后,资产阶级开始掌权;军事: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经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发展.(或重商主义政策的推行).

2020-09-28 20:00:22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