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5年5月30日凌晨,广西玉林市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指导员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当消防官兵找到重伤坠楼的杨科璋
材料一2015年5月30日凌晨,广西玉林市消防支队名山中队指导员杨科璋在灭火救援中紧急救出一名约 两岁的孩子,但因烟雾太大、能见度低而踩空坠楼。当消防官兵找到重伤坠楼的杨科璋时,他的一只手还紧紧 护住孩子的身体。经医疗人员紧急抢救,孩子需住院治疗无生命危险,而杨科璋因伤势过重,经抢救无效于30曰5时23分去世,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材料二张向辉,自1994年至今,始终冲锋在首都机场灭火救援阵地的最前沿,参与战斗1700余次。1700余次战斗的洗礼,收获的不仅是成功的喜悦,也有战斗失利的沮丧与自责,但这些没有成为他停滞不前的借口。 “我会将失利的反思化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动力,不断用知识武装自己,并做到学以致用。”他创新设计了单兵水带施放器、低能见度条件搜救步法与手法、冰面救 援技术、机上绳索转运伤员技术等,并发表专业论文5篇,填补了行业空白,用不断创新来提高灭火救援的效率和效能。
(1)两位消防员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2)他们的事迹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3)遭遇火灾时,我们应该怎样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