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马俊英的问题
我国古人总结出美好品质有:都说“以德服人”,这个“德”都需要有什么品质?
我国古人总结出美好品质有:
都说“以德服人”,这个“德”都需要有什么品质?
1回答
2020-09-28 14:59
我国古人总结出美好品质有:都说“以德服人”,这个“德”都需要有什么品质?
我国古人总结出美好品质有:
都说“以德服人”,这个“德”都需要有什么品质?
德者,就是德行、品质、德政.德,为人之必备底线,乃做人的根本.
孟子认为,用武力征服别人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他,只不过是力量不够罢了,用道德使人归服的,是心悦诚服,就像七十个弟子归服孔子那样(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与孔子在在《论语·子珞》和《论语·季氏》中的有关论述一样,都是讲的以德服人而不是以力服人.孔孟一脉相承,采用的是攻心为上,以柔克刚的政治方针.
后世诸葛亮七擒孟获,可以说正是活学活用孔孟思想的典型.成都武候词的对联“能攻心则反侧尔肖,从古知兵非好战”其实也正是表达的这种思想.值得提出来略加讨论的是:以德服人到底还要不要力?
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情况来看,似乎还是离不开力,就以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情况为例.当诸葛亮第一次放走孟获后,众将都感到不理解,一起来问诸葛亮.诸葛亮笑了笑说:“我要捉他,就像在口袋中取东西一样容易,但只有使他口服心服,南方才会真正平定.”可见,诸葛亮之所以敢于七擒七纵,还有赖于军事上的绝对优势.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叫做“如囊中取物”一般容易.否则这是开不得玩笑的,那就很可能成为放龙归海,放虎归山,有自食其呆的危害了.由此看来,以德服人还得与以力服人结合起来.只不过以力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打,是为了谈.”只有以德服人,攻心为上才能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