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黄献青的问题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

  --据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

  (1)分别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及“专制主义”的表现(各举一例即可).这种“私学文化”反映了该时期社会转型在经济、政治、教育三方面何种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2)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请指出导致这种不同的根源是什么。

1回答
2020-09-30 15:0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马士华

  (1)第一小问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学生可以从经济、政治、文化、阶级关系等方面概括回答.诸子百家中法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为“专制主义”服务的;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2)明清之际产生了李贽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他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材料中黄仁宇认为李贽的思想受到当时社会环境的制约,“不能形成丛林”,即难以发展为成熟的理论,社会影响力有限.而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导致这种不同的经济根源是中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程度不同.

  故答案为:

  (1)表现:①民本思潮:孔子的“仁”学;专制主义:韩非子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

  基本特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或小农经济的发展);分封制、宗法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士”阶层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办,出现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2)相似之处: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作用: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近代化.

  根源: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

2020-09-30 15:09:1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