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郭莹晖的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三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4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分)

  (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4分)

1回答
2020-09-30 21:0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杜宏伟

  【答案】(1

2020-09-30 21:05:07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