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和荀子不都是儒家的吗,怎么一个提出性本善,一个提出人之-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梁作鹏的问题

  【孟子和荀子不都是儒家的吗,怎么一个提出性本善,一个提出人之性恶,这不相悖吗?】

  孟子和荀子不都是儒家的吗,怎么一个提出性本善,一个提出人之性恶,这不相悖吗?

1回答
2020-09-30 20:0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陈新萍

  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极大的区别,但就通过所谓的“圣王之教”来教育感化民众这一目的而言,他们又是一致的.其性恶思想也被后人认为是其法家思想趋向的萌芽.性本善是孟子的观点,性本恶是荀子的观点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孟子曾说:“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孟子认为“善”的本质分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是为“四端”.“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然而,既然“善”早已存在心中,还有人行恶,孟子认为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到私欲所蒙蔽,孟子认为人应该放弃私利,保存仁义.

  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性善”论截然相反的“性恶”论的观点.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质朴的一种自然属性,“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表现为“铠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荀子?性恶》),所以人性就是“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荀子?性恶》).而人性的“善”则是后天人为(即“伪”)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善”是后天环境和教化学习的结果,“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才,谓之伪”(《荀子?性恶》).先天赋予的“性”和后天学事的“伪”是一对矛盾,要解决矛盾通过“化性起伪”,就是通过学、事而改变“性”.“性”和“伪”是对立统一的,“无性则伪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只有做到“性伪合,然后圣人之名一”(《荀子?礼论》).

2020-09-30 20:03:1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