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的对外援助,在不同时期因国际-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贾晓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的对外援助,在不同时期因国际背景和外教政策的发展变化而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特点,所负担的使命也不尽相同。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我国的对外援助,在不同时期因国际背景和外教政策的发展变化而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特点,所负担的使命也不尽相同。新中国的对外援助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援助,开启了对外援助序幕。此后又向亚洲和非洲友好国家提供经济技术援助。根据解密的外交档案显示,某某国“要求中国提供”、“请求中国援助”、“请求我给予”、“要求我援建”、“要求我派”,是上世纪50年代中国一些驻外大使馆来电及外交部上送报告中的常见字句。这个时期,中国的对外援助是作为“严肃的政治活动”进行的,对外经济援助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内容,这一政策受到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以及中国的反帝、反霸、支持民族解放运动政策的影响。总体来说,这一时期对外援助的数额非常大,1967年中国对外经济援助占国家财政支出的4.5%,1972年达51亿多元,占财政支出的6.7%,1973年上升至7.2%,超出发达、富裕国家对外经济援助的比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对外援助政策也进行了改革和调整,突出了“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意实效、共同发展”。对外援助的经济意义超越了对政治利益的诉求。考虑到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内的实际状况,对外援助金额并没有相应大幅增加。中国开始追求对外援助形式的多样化,同时兼顾受援国和中国双方的利益。(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援助的主要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援助特点形成的国际形势和外交政策因素。

1回答
2020-10-03 01:08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苏晓龙

  (1)改革开放前:对外援助是单向的;援助范围主要集中在周边和亚非地区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对外援助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援助数额占国家财政比例大。改革开放后:对外援助更加注重经济意义;对外援助转变为双向性,注重双方利益;对外援助金额保持稳定;对外援助形式多样化。(2)改革开放前,两极格局下,两大阵营严重对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中国实行“一边倒”,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了摆脱外交孤立的状况,中国积极同近邻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开展对外援助。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开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对外援助。【考点】新中国的外交。(1)解答此题需要充分的阅读材料,找到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对外援助的相关内容。从材料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前对外援助是单向的;援助范围主要集中在周边和亚非地区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对外援助具有很强的政治意义;援助数额占国家财政比例大。改革开放后对外援助更加注重经济意义;对外援助转变为双向性,注重双方利益;对外援助金额保持稳定;对外援助形式多样化。(2)我国的对外援助的变化特点和国际形势密不可分。改革开放前,两极格局下,我国为了获得有利的国际环境,摆脱孤立的局面,不惜代价的对外援助,改革开放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全方位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开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开展对外援助。

2020-10-03 01:09:4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