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仔细观察图片可知是《齐民要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是北魏和东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汉族农学的发展产生有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和所学知识,东汉末年以来,许多人为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后期以来,更多北方人迁到江南,他们给南方地区带去了劳动力、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是“民户越来越多”的主要原因,北方人口南迁后,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土地肥沃、地广人稀、水资源充足、交通便利等.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为江南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增加了大量劳动力,并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统治者为发展实力,重视发展经济鼓励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新的农作物在江南引种,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海外贸易的发展,促进了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劳动等,江南地区经济发展起来.江南经济发展的表现,如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太湖流域已经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3)据材料三中的图4“穿汉服”和表1“改姓氏”可知,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相影响,民族界限日益缩小,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北魏孝文帝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将北魏的都城迁到了洛阳,并采取一系列汉化措施,采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改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贵族服饰;学习汉语,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提倡与汉人通婚,鼓励鲜卑贵族与汉贵族联姻;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北方民族大融合,丰富了中原文化.
故答案为:
(1)贾思勰;北魏和东魏时期.
(2)北方移民南迁;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北方战乱,南方社会安定;南迁人口为南方经济发展带来充足劳动力、先进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南方统治者重视生产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成就任举一例.
(3)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民族融合的历史潮流;巩固国家统治.迁都洛阳、讲汉语、穿汉服、用汉姓、通汉婚.一方面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另一方面丰富了中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