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上火了肯定是会影响到胃口和食欲的
究竟什么样的症状可以断定宝宝的确是“上火”了,以下五条由宝宝“上火”引起的一些症状可供家长们参考:
1.心有火:皮肤干燥、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
2.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口角糜烂,想大量饮水。
3.肝有火:肝开窍于目,因此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睛,出现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总发脾气。
4.胃有火:牙及牙龈,例如口臭、牙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另外,还有大便干燥、肚子胀满不适、腹痛、腹泻等症状。
其实宝宝上火常见症状一般有以下四条的:1、大便干、小便黄 2、睡不香 3、口舌生疮 4、鼻出血
而宝宝上火治疗的方法也分食疗和药疗的,具体如下:
食疗:
1、可以给孩子喝些绿豆汤或绿豆稀饭,绿豆性寒味甘,能清凉解毒,清热解烦,对脾气暴躁、心烦意乱的宝宝最为适宜。
2、多给孩子吃些水果,如柚子、梨:性寒味微酸,除能清热外,其特点是能清喉润肺,咽干而痛的宝宝极适宜。荸荠:其性微寒,果汁丰富,心烦口渴、口舌生疮、便干尿黄等的宝宝都非常适宜食用。杨桃:性寒,味酸甜,清热生津,内火炽盛、口腔溃疡破烂的宝宝最适宜。
3、多吃些清火蔬菜,如白菜:性微寒,有清热除烦,利二便的作用。芹菜:性寒凉,能去肝火解肺胃郁热,容易“上火”的宝宝常食有益。莴笋:性微寒质地脆嫩、水分多,功效特点为清热、顺气、化痰。适合肺胃有热的宝宝食用。茭白:性寒凉适合心经有热、心烦口渴、便干尿黄症状的宝宝食用,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莲藕:性平寒,最好生食或捣汁,功效是清热生津、润肺止咳,若与梨汁和匀同服其效更佳。茄子:性寒凉,可以清热解毒,给易“上火“的宝宝食用时不要用油烧的方法烹饪,可以采用蒸茄子的方法。百合:性平微寒,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功效,对热病后余热未清,咽喉肿痛,心烦口渴诸症均有疗效。苦瓜:性大凉,味苦,泻六经实火,是一味苦寒清热食品。
4、多喝开水对宝宝去火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夏季天气炎热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多喝一些清热的饮品,如菊花茶、绿豆汤、百合汤等等。
药疗:
1、多采用中药治疗或食疗方法相结合的方法调节,如服用一些清凉、去火的保健品或中成药,市场上也有适合宝宝服用的祛火产品如“三公仔牌小儿七星茶” 颗粒其中的山楂、稻芽消食健脾助消化,防止食积发热;薏苡仁清热利湿,淡竹叶清心火利小便,热从便出,因为是天然食材,因此口感甘甜,很适合宝宝,经常给宝宝冲服能安全有效帮宝宝赶走“上火”现象。
口臭是口腔和消化道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也是某种疾病在口腔中的病理反应。口臭的原因及其不同表现是:(1)腐败性口臭:多因口腔不洁,口腔粘膜、牙龈炎症,卫兵,消化不良或口腔肉芽肿,白血病所致。食物经细菌分解而腐败使口腔组织坏死而引起。(2)化脓性口臭:多由化脓性、鼻窦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空洞型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疾病所致。传统医学认为,口中出气臭秽是因痰热壅肺,食积,胃热或消化不良等因素而引起。治疗本病宜辨证求因对症施治,注意口腔卫生,戒除不良嗜好使脾胃健,口腔洁,异味自除。1:中成药疗法药名:口喉宁(有薄荷、金银花、丁香、佩兰、藿香、香薷、细辛、桂枝、绿茶、冰片等10味中药组成)服法:每饭后含服1片,日3次,10天为1疗程。疗效:治嗜烟嗜蒜及多种口咽病所致的口臭服药3-5天起效,1疗程有效率达98.7%,且无毒副作用。2:含漱疗法处方:薄荷脑1克。用法:先将大黄炒炭,与冰片共研细末,每天清晨取少许刷牙、漱口。5天为1疗程。疗效:用药1-2疗程,症状减轻或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