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6月29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刘晓颖的问题

  自2007年6月29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同时,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内涝严重,淮河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是继2003年

  自2007年6月29日以来,淮河上游及安徽省合肥市以北部分地区普降大到暴雨,致使淮河干支流水位迅猛上涨,同时,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内涝严重,淮河抗灾救灾形势十分严峻,这是继2003年以来淮河发生的又一次全流域性洪水.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淮河流域图”中有关信息,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易发的原因.

  ①从地理位置、气候方面分析

  ②从流域地形特点、水系方面分析

  ③该河没有天然入海口,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通道,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___海;一条是向南借道___(河流),再流入海洋.

  ④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

  (2)治理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你有什么措施?在洪水危险区和多发区的个人和家庭,应如何做好防洪准备?

1回答
2020-10-11 05:46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董领逊

  (1)①气候方面:淮河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暴雨历时长、强度大,

  ②地形:淮河流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口.水系:支流多,落差小,河道弯曲,入海口少都不利于河水的下泄.

  ③淮河入海水道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向东通过苏北灌溉总渠,注入黄海;一条是向南汇入长江,再注入东海.

  ④人口增加,为扩大生产进行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致使下游河床、湖泊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洪灾多发.

  (2)上游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修建水库调蓄洪水;中游修建水库,恢复湿地,达到蓄洪、分洪目的;下游疏通河道,建入海新河,便于泄洪.

  故答案为:(1)①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兼有北方地区的暴雨集中、降水量变化大和南方地区的暴雨历时长、强度大的特点,易造成水灾

  ②地形:淮河流域地势是两头翘,中游地势较低,而下游因为黄河改道淤积,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没有天然的入海口.水系:北岸支流长而多,水流缓;南岸支流短,水流急,积水快

  ③黄  长江

  ④淮河流域开发历史久,人口众多,人地关系矛盾突出,毁林开荒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加之黄河改道致使下游河床、湖泊淤积严重,水流不畅,洪灾多发

  (2)非工程措施: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保持水土.

  工程措施:上游修水库,中游建设蓄洪、分洪工程,下游挖入海新河.

  防洪准备:关注汛期天气预报;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准备逃生物资等

2020-10-11 05:51:2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