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墙素素①200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阳光强烈地照在这面斑驳而苍老的莱奥内围墙上.如果从围墙中间那个门洞走进去,我就走进了梵蒂冈.②我对围墙并不陌生.中国有无数条比它长得
围墙
素素
①2002年夏天的一个早上,阳光强烈地照在这面斑驳而苍老的莱奥内围墙上.如果从围墙中间那个门洞走进去,我就走进了梵蒂冈.
②我对围墙并不陌生.中国有无数条比它长得多也比它老得多的围墙.记得博尔赫斯曾说,如果给菜圃或花圃筑一道围墙是常有的事,把一个帝国用城墙围起来就不一般了.博尔赫斯还说,修筑防御工事是君主们常干的事,始皇帝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行动的规模,那是一条长得没有尽头的城墙.博尔赫斯是阿根廷作家,他从没来过中国,只在书里看见那条横在中国北方的长城.长城投在地上的影子,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伟大人物的心里.
③它叫莱奥内围墙.它的长度尽管不能与中国的长城相比,可同样是防御工事.只不过修筑它的人不是中国皇帝,而是罗马教皇.它包围的不是一个国家,而只是一座教堂.被莱奥内围墙环绕着的梵蒂冈,过去曾经是欧洲的先知和圣人发表预言的地方之一.公元1世纪,萨拉切尼人侵袭罗马,将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洗劫一空.几年后,罗马教皇莱奥内决定修筑这条围墙,于是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④围墙是一种抵挡.最开始抵挡的是抢劫,后来抵挡的则是岁月.漫长的岁月里,莱奥内围墙始终保持着一种姿态,看守着墙里的梵蒂冈,凝望着墙外的罗马,以及比罗马更远的地方.可是,墙外那个古老而辉煌的罗马,如今只剩下几块残骸,而墙内的梵蒂冈依然灿烂.也许因为罗马是物质的帝国,而梵蒂冈只是一个精神的府邸.
⑤梵蒂冈在围墙的后面,它让我感到遥远.那里不是小时候的家,没有祖母讲过的童话,也没有自家的葡萄架和门前的那条小河.它不在我的生命里,只在我的想象里.它也不在我的思念里,而在我的梦里.更主要的是,它在西方,而我在东方.记得在我有了一点汉语知识的时候,我知道了什么叫西方.它是一个指示代词,表达的是一个方位,西方的另一面是东方.在我学了一点地理知识的时候,知道了西方是由地球自转和太阳公转决定的,不论我站在哪里,不论我的脸朝着哪个方向,西方就是西方,它永远就固定在地球的西半部.在我懂得了一点政治常识之后,我明白了西方还有另一种解释.当我弄懂了这种解释,我就几乎忘掉了指示代词和自转公转,我对西方这个地方就有了一种本能的拒绝.
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西方这个词在我们的话语里已不多见,我们习惯地叫它欧洲.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东方与西方之间的那一道墙塌到了地面,不用翘起脚跟,彼此都可以坦然地相望了.莱奥内围墙虽然还站在这里,可我看出它已经成了摆设,像一个忠厚然而颤颤微微不中用的老仆,只是在守着最后的本分.
⑦欧洲的门敞开着.当那个穿着露背装的西方女人走远了以后,就有一个东方女人,从莱奥内围墙右侧的一孔门洞走了进去.
1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章中“围墙”的含义.(5分)
12.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5分)
(1)长城投在地上的影子,却一直延伸到这个伟大人物的心里.(3分)
(2)当那个穿着露背装的西方女人走远了以后,就有一个东方女人,从莱奥内围墙右侧的一孔门洞走了进去.(2分)
13.文章第⑤自然段开头写到:“梵蒂冈在围墙的后面,它让我感到遥远.”作者为什么会对“它”感到遥远?(5分)
14.文章写“莱奥内围墙”,却在第②段写了有关长城的内容,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