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孙全宝的问题

  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

  某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块农田发生稻化螟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稻田里喷洒DDT家药,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稻化螟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分析回答: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___.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作用,这种作用是___(定向或不定向)的,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实现的.

  (3)一般认为,C到E点为生物防治期,请根据曲线对比两种治虫方法,可以看出农药防治害虫的缺点是___.

  (4)如果A到D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

1回答
2020-10-19 01:50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梅晓榕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由于变异是不定向的,某些害虫具有抗药性变异,故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2)由于这种抗药性变异是可以遗传的,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加,种群数...

2020-10-19 01:53:10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