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1)设出直线l解析式的一般形式,由A、B两点的坐标,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由,可先求出和,,由PD∥l,可知△OPD∽△OA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其中OP=x,OA=6,,则可求;
(3)这样的P点有4个,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AC分别成为这个三角形的腰和底边,求出满足条件的点.
(1)设直线l解析式为y=kx+b,将A(6,0)和B(0,12)代入,得
解得
则直线l解析式为y=-2x+12;
(2)解方程组
得
则点C的坐标为(4,4),
,.
∵PD∥l,
∴△OPD∽△OAC,
∴,
∴,
∴,
∴.
∴△PCD的面积S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
∵,
∴当x=3时,S有最大值,最大值是3.
(3)存在点P,使得△PCA成为等腰三角形.
由题可知,C(4,4),A(6,0),
设存在点使,则点与点A的中点是(4,0),
∵点A的坐标为(6,0),
∴点的坐标为(2,0);
设存在点使,
由A、C两点的坐标,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则,
∴,
则点的坐标为;
设点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点,此时有,
∴,
则点的坐标为;
设存在点使,
由勾股定理,可知,
则,
则,
∴,
则点的坐标为(1,0),
因此,点P的坐标分别为
(2,0),,,(1,0).
【点评】本题的题(1)比较容易,属于基础题,(2)(3)题的难度依次增大,综合考查中学数学几个重要的知识点和数学方法,包括二次函数的最值、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数形结合”的方法以及想象能力、运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