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里阳秋?这个成语的成因和由来?请指教】-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任启峰的问题

  【皮里阳秋?这个成语的成因和由来?请指教】

  皮里阳秋?这个成语的成因和由来?请指教

4回答
2020-10-19 11:3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牟晓明

  〖皮里阳秋〗成语典故: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晋书·褚裒传》

  〖舌端月旦〗成语典故:舌端月旦,皮里阳秋。宋·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

2020-10-19 11:32:28
龚洁晖

  意思: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皮里:指内心。阳秋:“阳”为避“春”讳,实为“春秋”,指《春秋》。后因晋简文帝母名春,为讳“春”字,而改作“皮里阳秋”。

  《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

  《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

2020-10-19 11:37:10
陆玉珍

  解释】: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出自】:《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言其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示例】:胸中褒贬,曰~。◎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

  【近义词】:指桑骂槐、委婉曲折

  【反义词】:说一不二、心直口快、开门见山

  【语法】:偏正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皮里阳秋

  pílǐyángqiū

  皮里:指内心。阳秋:“阳”为避“春”讳,实为“春秋”,指《春秋》。《春秋》相传为孔子编订的鲁国史记,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称为“春秋笔法”。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言论。

  《晋书·褚裒传》:“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季野有皮里阳秋。’其言外无臧否,而内有所褒贬也。”

  后因晋简文帝母名春,为讳“春”字,而改作“皮里阳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褚季野皮里阳秋。”宋·胡继宗《书言故事·事物譬类》:“胸中褒贬,曰皮里阳秋。”

  近义词:皮里春秋

  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2020-10-19 11:39:04
卢晓军

  表面上不作评论但内心里有所褒贬。“阳秋”即“春秋”,晋简文帝(司马昱)母郑后名阿春,避讳“春”字改称。这里用来代表“批评”,因为相传孔子修《春秋》,意含褒贬

  桓茂伦云:“褚季野皮里阳秋。”——《世说新语》

  给最佳哦谢谢

2020-10-19 11:41:1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