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欧阳兆辉的问题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

  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发昌机器厂原是方举赞、孙英德于1866年合伙成立的一个为外商船厂打制、修配船用零件的手工业锻造作坊,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巳经使用车床,这是它从手工作坊转化为近代工业的重要标志。19世纪70年代后,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不仅又生产车床、汽锤等,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受到外商 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魏永理《中国近代经济史纲》材料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 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具体表现在

  时间电力工业煤炭生铁钢1920年772百万千瓦14.2百万吨436815吨30000吨1996年1724百万千瓦26.2百万吨958683吨556347吨增长率9.2%7%9%40%材料三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 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 (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武力《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和实践》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发昌机器厂的特点。从其发展历程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的原因及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指的是什么?并归纳这一 “发展战略”实施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近代以来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有何认识?

1回答
2020-10-20 18:11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邓式阳

  (1)第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从“制造资本为200元”“1869年巳经使用车床”“但其制造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终于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可得出发昌机器厂的特点.第二问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很艰难的,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

  (2)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可得出迅速发展的原因;

  (3)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1953年可知是一五计划.结合教材即可答出其影响;

  (4)主要考查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可以从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教训中得出.

  故答案为:

  (1)特点:底子薄(从小作坊发展而来);使用机器生产,但技术薄弱;受外商企业排挤,最后被外商企业吞并.

  认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难以独立发展).

  (2)原因:制定了长期的经济发展规划;设置了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币制改革”.

  影响:为抗战胜利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战略:制订“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影响: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4)认识: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依据本国国情的变化,走适合本国实际的工业化道路;工业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每个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过程和手段.

2020-10-20 18:11:55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