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查字典问答网
分类选择

来自翟健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0……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法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0……宋代一些著名学者,如朱熹、法九渊等都热衷于书院讲学,影响巨大。

  --据曹松叶《宋元明清书院概况》统计

  材料二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已经屡屡见诸报章,严复、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都曾呼吁:“今日自强之道,自以兴学为先。”有的还说:“兵战不如商战,商战不如学战。”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些高官要员,如张之洞、刘冲一等也强调“西国之强,强以学校”,中国只有大规模“兴学育才”,方能“勉图补救”,否则“不但和与战均无可恃,即幸而战胜,亦无益于根本”。“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下招兴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型人才,以为时用。但变法不久就遭遇失败,许多新式学堂未及开办即告夭折,教育救国思想也随之陷于低潮。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三1985年中国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休制改革的决定》,《决定》要求:有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发展基拙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书院教育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简要评述晚清时期“教育救国”的思想和实践。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1回答
2019-06-24 03:44
我要回答
请先登录
龚淑华

  (1)第一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一“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0”可以得出特点是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流域).第二小问的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原因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南方商业经济繁荣);人口大量南迁;北方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朱熹等学者在南方讲学的推动.

  (2)本小问的评述,依据材料二的描述可知,维新派和一些清朝官员都认为兴办近代教育是强国的前提,百日维新期间提出并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这些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启发民智,解放思想,对救亡图存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旧中国,民族不独立,就不能实现.

  (3)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三“有系统地进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把发展基拙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得出教育权力下放;“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教育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可以得出建立多层次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故答案为:

  (1)特点: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长江流域).

  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宋代南方商业经济繁荣);人口大量南迁;北方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朱熹等学者在南方讲学的推动.

  (2)维新派和一些清朝官员都认为兴办近代教育是强国的前提,百日维新期间提出并创办了一批新式学校.这些教育救国思想和实践,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启发民智,解放思想,对救亡图存有积极作用;但是在旧中国,民族不独立,就不能实现.

  (3)特点:教育权力下放;建立多层次与多种形式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019-06-24 03:44:39

最新问答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 大家都在看
  • 小编推荐
  • 猜你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