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奭是什么意思
君奭是什么意思
君奭是什么意思
君奭是什么意思
君奭
【题解】
君﹐尊称﹐奭﹐召公之名.本篇篇名取自篇首二字.类似于此的篇章命名习惯﹐古代习见﹐比如
《诗经》的篇章绝大部分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又如《论语》诸篇也大致如此.
本篇的作成﹐当从《史记》之说﹐是在周公摄政之时.周公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居摄称王﹐虽然他有平定叛乱﹑拯救王朝之功﹐但是王号惟一﹐他的称王举动﹐却不能不引起王朝内部的争议.司马迁认为召公作为重臣之一﹐也对周公有所非难.周公为了争取到召公的支持﹐对召公推陈心志﹐作了这篇说辞.史官记录成篇时﹐以其始于“君奭”二字﹐又是针对召公而言﹐故名.
古代中国很少有大臣摄政的非常时期.但是一旦这种非常时期历史地出现了﹐摄政者虽有回天之力﹑顺天之功﹐也难免遭受时人的非议.这种非议﹐大抵上是基于君臣名分的正统观念.对此﹐周公也不能排脱在外.但是﹐在历史要求他居摄听政之际﹐他又不得不宁冒天下之大不韪.如何解释他的所言所思和所行﹐对於正处于危机之中的周初王朝来说﹐无疑是一个众目所睽的大问题.
周公对此提出了君臣共同保护天命的观点.他认为﹐有周虽然从文王﹐武王到成王膺受并继承了天命﹐但是﹐天不可信﹐要使今王成王能守住天命﹐诸臣的协力作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一点上﹐周公似乎是想表明他自己的心志﹕他的所行并非要改变天命在成王的正统﹐而是要维护这一王统.在本篇中﹐他追述了从商王成汤到周室文王﹑武王﹐历代都有贤臣对那些受命之王的天命大业﹐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其目的正是要以他们为匡比﹐说明他的所行是符合王朝的利益的.周公是一个睿智聪慧的政治家﹐他在这里实际上是提出了君臣共守天命的观点.由此﹐他既机智地表达了他效忠成王的心志﹐又合理地解释了他摄政之行的理由.
在上古君主专权的专制主义时代﹐周公的摄政并不可能改变专制极权的实质﹐相反﹐他的摄政恰恰是为了加强这种极权.但是﹐周公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专制政治的理论问题﹐这就是王朝天下观的问题.天下归谁﹐或天命归谁的问题﹐对於专制王朝来说﹐本来就是一个不容争议的问题﹐然而﹐如果为臣者带着忧患意识去为君主守天下﹑保天命﹐在政治运作之中﹐就有一个王朝之天下与一人之天下的矛盾问题.周公从王朝之天下的观念出发﹐认为历代天命英主明王都是同时得到贤明大臣的辅佐.由此﹐周公希望召公与自己一起﹐仿效历史上的贤明之臣﹐辅助成王守住天下﹑保住天命.他认为﹐他是“惟用闵于天越民”.这种忧患意识可以说是开了王朝天下观的先河﹐它从理论上提出了为臣事君的政治伦理问题﹐即守天下保天命不仅是一人独夫之事﹐而是为臣者皆有其责之事.《史记》记载召公听了这番说辞﹐立即冰释了对周公的猜疑.
本篇文字古奥﹐虽是一篇说辞﹐但文中有“予不惠若兹多诰”﹐故仍然可以说是一篇诰体文献.